
膠東在線12月27日訊(記者 鄔勇 王向榮 劉雯 攝影 李剛)12月27日,山東省首屆高校產教融合洽談會在煙臺舉辦。省教育廳總督學王浩,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健,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殿臣,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蘆延華等出席開幕式。
沈健指出,深化校地融合、產教融合一直是我市推動教育發展的戰略決策。近年來,煙臺市持續深入推進職業院校管理體制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辦學模式,不斷豐富產教融合載體、推動校地深度合作,成立了黃渤海新區、高新區等3個市域產教聯合體,以及現代海洋、生物醫藥、綠色建造等15個市級重點產業鏈產教融合共同體,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支持校地融合發展項目140余個,逐漸形成了獨具煙臺特色的產教融合發展品牌,成為部省共建職教高地以來首個省級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全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連續兩年入選全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此次洽談會旨在推動“政、校、行、企、研”五方聯動,搭建校地對接、校企對接、企地對接、區域發展的高層次合作交流平臺,促進高校、企業、院所等各方資源深度溝通交流,開創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的新局面。衷心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讓更多優秀的院校、企業來煙共商合作,讓更多優秀人才和高校學子來煙就業創業,煙臺將以一座城的美好、一座城的禮遇、一座城的期許,為全省高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發展搭建新高地、新舞臺。


王浩指出,產教融合是國家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銜接貫通的戰略性舉措,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煙臺市作為省內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區位優勢明顯、經濟水平較高、產業結構多元、教育資源豐富。多年來,煙臺市一直將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設立校地融合發展專項資金,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駐煙高校高質量發展;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希望煙臺市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深入扎實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校地合作創新發展,為教育強國、教育強省建設和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煙臺貢獻。希望省內各高校向各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家虛心請教、深入交流,借鑒先進經驗、凝聚智慧力量,共創產教融合新局面,共享產教融合新機遇,共贏高質量發展新未來。
張殿臣表示,近年來,煙臺大學始終堅守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初心、堅定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立足煙臺,服務山東,輻射全國,通過科技服務地方、專業對接地方、智庫引領地方、人才支撐地方,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煙臺大學將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高水平平臺等辦學資源的優勢與特色,與全省兄弟院校協力同心,與參會企業深入交流洽談,共享優質資源、共建創新載體,精誠合作、同向而行,為共同推動山東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國家和省市重大發展戰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上,煙臺市人民政府和山東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集中簽約和揭牌北京大學和萬華化學集團石墨烯水氧阻隔膜開發、哈爾濱工程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山東工程師技術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石化化工產業人才基地等24個校地、校企合作項目,啟動全國高端海洋油氣裝備、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建造與運維、安全與應急管理3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高校、企業通過展板、圖冊、實物、視頻等形式進行產教融合主題展覽,全市149家企業提供人才招聘崗位3873個,邀請國內專家和學者作主旨報告、組織相關專家、高校和企業代表交流研討共計10余場。




本次洽談會以“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招才引智創新發展”為主題,由山東省教育廳、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煙臺大學、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融媒體中心承辦,萊山區人民政府、濱州醫學院、煙臺職業學院協辦。旨在貫徹全國、全省有關決策部署,聚力搭建產教融合交流平臺,全面展示我省、我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共同探究產教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省教育廳、市政府以及市直部門有關負責同志;特邀嘉賓、有關專家、學者;省內外本科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負責同志、校企合作及招生就業部門負責同志;各區市分管教育負責同志,教育、人社、工信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煙臺市有關企業代表;有關新聞媒體;各高校參加咨詢應聘學生,共計約700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