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萊州市中觀為農供銷合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坐落于萊州市的水源地驛道鎮,占地面積31畝,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總資產3000萬元,擁有員工36人。幾年來公司本著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加大科研和基礎建設投入,促進土壤修復與調理,推進農業永續利用發展。多年來公司與國內外各大院校廣泛合作,通過產學研結合形成了以冷凍五彩甜糯玉米、高端紅薯、如意水果西紅柿、格魯吉亞櫻桃與煙臺大櫻桃復壯提純新品種等高端果蔬的產業化、規;,通過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發、銷售、示范推廣取得了多項世界領先成果,如:冷凍五彩甜糯玉米經過二年的推廣,目前已躋身國內一線品牌,公司所屬的“盛大康品”五彩甜糯,在國內首家獲得綠色認證資格,產品銷往國內一線城市和高端市場,如意西紅柿目前在國內一線城市供不應求。得益于企業夯實的科研基礎及雄厚的技術推廣專家,公司被發改委認定為山東省唯一的土壤與修復實驗室,被山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外籍院士工作站,通過科研布局,新品種研發,公司在核心技術土壤修復與調理核心技術目前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該技術目前廣泛服務與享譽全球的美國都樂公司(全球最大的水果批發商)、菲律賓兩萬公頃水果園、、澳大利亞、新西蘭相關農場,其中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市場,我們服務的牧場份額已經超過70%。公司在斯里蘭卡水稻改良項目已經被國家中宣部評為一帶一路示范標桿項目,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專欄節目中重點播出,獲得國家級重點關注。
公司經過不斷發展,得到了市場高度認可,現為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示范站、山東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示范基地、山東省鄉村振興人才示范站、中國飯店協會膠東委優秀供應商、利群集團蔬菜供應基地、家家悅集團蔬菜供應基地、水發集團.中昌上和春天戰略合作伙伴、山東省科技廳科技示范基地、農業農村部農業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煙臺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工作站,萊州中觀農業科技公司專家工作站、青島農業大學專家工作站、青島大學農學院專家工作站、中科院生物所專家工作站等。
2018年5月萊州市中觀為農供銷合作有限公司聯合周邊養殖、種植大戶通過社員間互相協作,成立了煙臺市格林農業專業合作社以3000畝土地進行產業標準化、規;、生態化發展,加快科技農村經濟發展與成果轉化和推廣,借助公司現有的專家庫、實驗室及院士和國內外專家到公司調研探討土壤改良技術期間,免費給合作社成員及周邊大戶進行一對一土壤檢測改良、調理、生態種植方面給與技術支撐,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被評為煙臺市市級合作示范社。
幾年來公司建立了一套嚴格的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生產上嚴格強化質量標準體系,技術培訓上公司主要以合作社為載體提高培訓的組織化程度,并從嚴格規范制度入手,形成了活動有序的合作體系,帶領合作社會員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建立了特色示范推廣、技術服務、科技培訓等三大服務體系,并采取多類型、多層次、多內容的實用技術培訓,使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并依靠品牌發展種植栽培區域經濟帶,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提高了農民效益。
在培訓技術方面,公司現有技術推廣培訓人員16人(其中專職8人,兼職8人),兼職人員主要是聘請中國農業大學、山東大學、魯東大學、煙臺大學、省農業技術推廣站、市級農業推廣站、南京農業大學、煙臺農科院等專家教授。公司與煙臺市格林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建有800平方米的固定場所,擁有會議室一處,實訓場地規模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農業技術推廣培訓和科技示范設施及配套設施(吃、住、行齊全),可以一次性接待200人進行培訓。
經費來源與保障方面,2020年到2021年公司從事培訓推廣經費為32.5萬元。公司幾年來通過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以“提質量、保安全”為主線,依托萊州市中觀為農供銷合作有限公司標準化綠色有機基地,不斷推進農場的標準化改造。加大軟硬件設施建設,吸引農民入社,社員從一開始的幾十人逐步發展到現在的300多人。社員的迅速發展就是得益于公司的內部培訓制度。公司每年進行的培訓經費主要是采取多樣化的投入機制,經費來源主要依靠依托單位以及合作社的可分配利潤中提取。同時公司作為萊州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基地有義務在內部培訓的基礎上對外也承擔著進行示范推廣工作,2021年萊州市科技局給予公司10萬元的科技推廣經費。另外公司每年還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主動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項目經費補助。在每年保障培訓經費的同時,公司還采取 “七個結合”保障農民培訓的順利開展:即“傳、幫、帶”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長班與短訓結合;課堂理論教學與現場實踐指導結合;巡回講學與現場觀摩結合;印發資料與設點咨詢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重點抓好專職農技員、周六周日兼職培訓人員以及種植大戶的實用技術培訓,不斷培養和壯大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土壤改良的師資隊伍。同時,每年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山東大學、魯東大學、煙臺大學、省農業技術推廣站、市級農業推廣站、南京農業大學、煙臺農科院等專家教授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專家講座和技術咨詢,并開通專家服務熱線,做到服務上門、服務下地,大力推廣農田標準化生產技術,一對一服務,針對每戶土壤特點進行土壤理化分析和營養物質測定,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難題。通過舉辦各類型的培訓,把科學思想、科技知識,傳送到鄉村、農戶普及到農民的每一個角落,既解決了農村經濟發展中需要的各類人才,又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用科學方法發展生產,達到依靠科技致富的目的。
通過多年發展,公司不僅在國內技術推廣方面受到客戶和農民的青睞,在國際上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代一路建設,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先后到非洲、東南亞、俄羅斯周邊國家與國外業內專家人才進行合作和交流,合力探討技術成果。請進來: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波波夫.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院士,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土壤與農業有機化學教研室教授、格魯吉亞國家科學院阿夫坦季爾.科拉哈什維利院士、果蔬活性氣調保鮮公司(加拿大)—佩里.大衛.利德斯特 (Perry David Lidster)董事長以及加拿大圭爾夫大學食品創新中心主任—李龍德 (Loong-Tak Lim)教授,先后到公司進行走訪調研教學授課。截至目前,通過公司+合作和+國內科研院所+國外專家多種形式的合作,形成合作社技術指導顧問及合作組建院士工作站形式,有效發揮院所和農業專業合作社各自優勢,提高了合作社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與成果的推廣轉化,為萊州市乃至煙臺市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
二、已開展的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民教育培訓情況
二年來,公司在農民培訓中主要示范推廣了5種科技技術,分別是:(1)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2)果蔬活性氣調保鮮;(3)農作物耕種、生長、管理、監控、加工和處理技術:(4)無公害綠色有機生態栽培技術示范推廣。(5)五彩甜糯玉米、高端紅薯、如意水果西紅柿高產高質量種植項目。
培訓上公司以高含量技術為基礎,時刻遵循“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守法經營、匯報社會”的宗旨,不僅擴大種植規模、提高自身種植技術,更在追求高效有機質量的同時,指導農民實施“綠色”產業,走綠色標準化道路,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發展各具特色的名特優特色品種,提高現有特色品種的內涵生產水平,促進農民增收。幾年來,公司主要推廣的主導品種(五彩甜糯玉米、高端紅薯、如意水果西紅柿、大櫻桃新品種技術推廣工作),先后帶動了煙臺市的萊州當地及周邊的招遠、蓬萊、海陽、濰坊昌邑、濰坊壽光等縣市以及河北幾十家種植大戶從事新技術種植工作,極大地提高了農戶增收致富能力。
為提高農民的生產管理水平,基地至少2個月進行一次,就土壤改良、種植規模、種植高產綠色技術、病害防治等客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通過公司現有的具有一定技術職稱和多年的種植經驗的專家為農民進行培訓,同時公司還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山東大學、魯東大學、煙臺大學、省農業技術推廣站、市級農業推廣站、南京農業大學、煙臺農科院等專家教授現場為農民開展技術咨詢、病害防治講座、有機新模式推廣等科普培訓講座,2020年到2021年12月公司共計組織技術培訓16次,其中承擔農業部技術培訓一次,省級技術教學培訓3次,聽課收益群眾2700人次,舉行大型科普活動3次。為進一步宣傳土壤改良、綠色種植、病害防治等技術,基地常年面向農村廣大群眾和青少年開展科普示范和科普展覽,定期發行《農業技術通信》內部期刊,發放各種種植技術和病害防治常識的宣傳材料,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公司時刻注視市場動向,根據市場的供需價格,及時調節農民的種植品種。在公司的推廣下直接帶動了農戶3600戶,基地與農戶之間建立了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合作關系,直接使他們獲得了利益,增加了收入,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公司積極與國外一代一路國家相關專家進行合作,格魯吉亞國家科學院阿夫坦季爾.科拉哈什維利院士,格魯吉亞農業大學教授與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經山東省科技廳批準在我公司建立了國內第一家院士工作站,重點在公司進行自然生物多樣性保護教學以及食品保障和安全開展的農作物耕種、生長、管理、監控、加工和處理的相關工作。果蔬活性氣調保鮮公司(加拿大)—佩里.大衛.利德斯特 (Perry David Lidster)董事長以及加拿大圭爾夫大學食品創新中心主任—李龍德 (Loong-Tak Lim)教授,在驛道鎮調查果蔬活性氣調保鮮及氣調保鮮庫項目觀摩期間,慕名到我公司及所屬合作社的櫻桃種植、生產基地和櫻桃產品在活性氣調保鮮技術運用上的測試進行了參觀、調查,雙方就洽談果蔬活性氣調保鮮項目的合作,進行商討,為今后解決大櫻桃儲存、運輸過程中如何實現綠色保鮮奠定了基礎。
目前合作社利用公司發揮的龍頭帶動作用,通過合作社內部的一系列的技術交流等活動,極大地調動了農業種植的積極性,農戶樂意加大投入進行新品種創新模式的嘗試。同時合作社將市場銷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傳遞工作作為信息服務的首要任務,所有蔬菜產品統一運到合作社專用區域,統一價格銷售,保障了社員的經濟利益。
三、開展相關工作所獲得的榮譽及成效證明
1、2019年5月19日被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山東省現代農業農村發展中心認定為全省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示范站
2、2019年6月被煙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為煙臺市土壤治理與修復工程實驗室
3、2019年11月29日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山東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基地
4、2019年12月28日被中國飯店協會評為中國膠東餐飲優秀服務商
5、2019年12月28日被煙臺市農業農村局認定為煙臺市市級專業合作社
6、2020年5月26日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山東省院士工作站
7、2020年7月10日被萊州市農業農村局認定為萊州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基地
8、2021年5月24日被煙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市級專家服務基地
9、2022年3月10日甜糯玉米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
10、2022年7月22日被萊州市人民政府評為第三界鄉村之星(實習編輯 劉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