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10月29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董健)今年以來,萊陽市堅持工業立市、項目興市、產業強市,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實施了以國藥醫藥產業園、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等為代表的一批主導產業、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為經濟社會加快突破發展筑牢了“硬支撐”。
國藥醫藥產業園項目作為省重大項目,規劃占地3000畝,總投資200億元,致力于建設以連續流、綠色酶催化等新質生產力為核心,集項目研發、孵化加速、臨床試驗、生產制造、第三方服務、人才培養等為一體,國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設施最全的高端綠色原料藥生產示范基地。該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規劃占地約650畝,計劃投資55億元。目前,首開區202.8畝已完成道路硬化6000平方米,正在進行3.1萬平方米的動力中心、控制中心、甲類車間等28個單體主體施工,其中,5個單體已主體封頂,預計年底前進行設備安裝調試,樣板項目對氟苯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進入試生產階段;一期剩余445.2畝土地已完成征遷,正在進行廠區道路等基礎施工。一期達產后預計年實現產值65億元、納稅9.6億元。
國藥醫藥產業園項目有三大特點:一是高端化定位實現超額效益,項目聚焦消化代謝、抗感染、心血管、抗腫瘤等醫藥重點領域的原料藥和關鍵中間體,與金石制藥、威奇達制藥、榮生制藥等28家醫藥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精選了特色原料藥項目14個、專利原料藥項目6個、基礎醫藥中間體項目14個、醫藥中間體關鍵化合物項目16個。其中,2023年11月在美國FDA認證的靶向治療肺癌藥瑞普替尼及醫藥中間體對氟苯酚等,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有效補齊國內高端醫藥產業鏈短板。二是智能化生產引領行業標桿,項目采用21世紀新興起的國際先進技術——連續流技術,通過強換熱、強傳質等技術,強化反應并迅速移走熱量,降低反應風險,做到精準控制,將化學反應過程從靜態的、批量的,轉變為動態的、連續流動的。三是綠色化驅動實現降本增效,項目通過引進世界最新型的微通道設備實現的連續流技術,其換熱效率較傳統釜式設備提升了1000倍、傳質效率提升了100倍,可減少52%的碳排放、95%的用水和90%的用地,通過不間斷的連續生產,顯著縮短生產周期。
除了建設發展綠色高端產業項目外,近年來,萊陽市還圍繞擦亮“中國梨鄉”城市名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按照“一極引領、多片示范、全域推進”鄉村振興路徑和萊陽梨產業高質量發展“1235”工作思路,整合資金2.5億元,高標準建設“梨滿田園”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示范區位于照旺莊鎮,總面積21.6平方公里,涵蓋西陶漳等11個行政村,規劃布局“一心、三區、一廊”,打造以種植為基礎、加工為支撐、文旅為引擎的三產融合發展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一心”賦能。萊陽梨產業賦能中心,投資5300萬元,建筑面積4146m2,以六He賦能為引領,以“梨享生活·共享幸福”為主題,搭建新質發展、數智運營等五大平臺,全鏈條賦能萊陽梨產業邁向百億級;爭創梨博園4A級農旅景區,年吸引游客突破百萬人,區內農民增收2000余萬元。
“三區”承載。特色梨種植區、高效蔬菜種植區依托國家梨、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打造慈梨示范園7300畝、蔬菜基地7500畝,數字賦能農業智能化發展。特色產業加工區依托40余家食品加工企業,加大萊陽梨保健功能食品和預制菜研發,打造現代化果蔬產業供應鏈。
“一廊”串聯。萊陽梨濱河景觀長廊,深挖萊陽古梨樹群系統農遺資源,結合非遺文化,打造梨花茶等一批文化IP產品,高質量舉辦梨元素節慶活動,建設獨具梨鄉風情的文化旅游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