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開關站)320座,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708條,10千伏線路2356條……這是國網煙臺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的“職責”范圍。國網煙臺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黨支部立足崗位,秉承“責任、服務、創新”的理念,深入實施“黨建+”亮旗提質工程,通過“亮旗賦能”,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筑就一座電力能源保障的黨組織安全堡壘,為煙臺的經濟騰飛提供強勁的供電保障。

“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先輩們的革命和勇于奉獻精神。”在參觀完楊子榮紀念館后,運維檢修部黨支部黨員深有感觸。運維檢修部黨支部積極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定期組織全體黨員參觀楊子榮紀念館、膠東紅色文化陳列館等紅色革命教育陣地,廣泛開展黨史、國史、革命傳統教育,提醒員工銘記黨的歷史,樹立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的堅實信仰。
2023年8月29日,煙臺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順利閉幕。為確保大會安全可靠供電,由運維檢修部黨支部抽調25位技術專家組成保電團隊,主動幫助客戶做好保電方案制定及現場隱患排查,梳理重點保電變電站9座、輸電線路20條、配電線路12條,開展重要電纜通道、配電線路、設備特巡,完成三輪次保電輸配電線路和變電站巡檢測溫工作。會議期間,運維檢修部黨支部實現安全管理有“方”、安全履責黨員有“為”,相融并進、同向發力,開展測溫200余次、局放檢測63處、重點場所檢查98次,啟動供電保障應急預案,加強保電時段應急值守力量,為會議保電注入持久“紅色動能”。
萬華新材料低碳園區作為煙臺市高質量發展重點建設項目。2023年3月,運維檢修部黨支部收到配合園區建設電力遷改任務。為減少施工影響,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將線桿遷改完成,運維檢修部黨支部組織人員對周圍輸電線路走廊進行梳理,制定詳細的輸電線路遷改方案,針對施工環境復雜等問題,制定安全管控措施,現場工作負責人在開工前對遷改線路重要跨越點、關鍵危險點進行現場辨識分析、對施工班組進行再交底,順利完成220千伏東欒線等4回線路遷改工作。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運維檢修部黨支部以最大力度抓推進、最優方案提效能、最強攻堅快施工、最嚴標準保安全的標準,構建“黨支部+項目”一體作戰模式,克服多重電力保供壓力,保障了濰煙高鐵、城市快速路、榮烏高速改擴建、蓬萊萬華新材料低碳園區等城市重要建設項目順利完成,并在2天完成38基鐵塔臨時遷改、3天完成1座35千伏車載變投運,6天完成3條110千伏線路停電改接,先后完成7條線路遷改工作。
在運維檢修部黨支部,“勇于變革、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激勵著全體黨員奮勇爭先。運維檢修部黨支部聯合海纜運檢中心黨支部,共同打造膠東一體化海纜集中監控體系,強化海纜技術研究,提升海纜運檢能力。跨地市推進青島、威海兩地海纜核心區域雷達及AIS基站建設工作,完成青島、威海兩地海纜數據接入。常態化開展數據、隱患監控,為膠東地區海纜運行、檢修、搶修、數智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保障海纜設備的穩定運行。

當前海纜監控指揮系統以信息監測為主,缺少數據集成、綜合信息研判功能,無法準確的對海纜故障問題進行識別處理。基于此,運維檢修部黨支部開展《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海纜智能診斷系統》課題研究,成立科技項目柔性攻關團隊,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先進作用,把黨員勇于攻堅克難的精神落到科研最前線。在實施過程中,為了保證項目盡快投運,支部黨員帶領團隊克服日常生產工作跟科研時間的沖突,自學相關互聯網技術知識。經過115天的努力,最終系統順利試運行。據悉,近兩年,運維檢修部黨支部共牽頭13個課題,帶10個助手、8個團隊,撰寫11篇總結報告,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