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0日訊(記者 王競男)在當今經濟發展格局中,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也是穩就業、促創新的重要力量。自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煙臺實施銀行、企業兩手牽,精心謀劃推進“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合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難題,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滋養實體經濟,為小微企業的茁壯成長提供堅實支撐。
煙臺已梳理形成首批32萬戶重點走訪名錄,截至五月中旬,煙臺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取得了初步成效。累計完成走訪27.4萬戶,實現授信3.6萬戶次,投放信貸資金899.1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531(截至4月末數據)億元(含個體工商戶)。這一系列數據彰顯了煙臺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力。
機制創新:構建銀企深度對接的“橋梁紐帶”
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普遍面臨著融資信息不對稱、抵押物不足等棘手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痛點,煙臺市構建起“1+14”市縣兩級協調體系。該體系由分管副市長任召集人,發改、金融監管部門統籌,51家銀行機構相應成立專班聯動鎮街社區等基層單元,形成政府、銀行橫向協同,市、縣兩級縱向聯動的立體化服務網絡。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通過全面摸排企業融資需求,進而形成“申報清單”和“推薦清單”。同時,配套推出《煙臺市小微企業融資拳頭產品手冊》,精心整合“云稅貸”等信用類金融產品,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與金融服務,實現了銀企對接從過去的“單向求貸”向如今“雙向奔赴”的轉變。
棲霞市鑫昇滑石粉有限公司便是這一創新機制的受益企業之一,曾經這家成立17年的企業因缺乏抵押物一度融資無門。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中,走訪人員深入了解其實際情況后,棲霞市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聯合建設銀行棲霞支行,對企業的納稅數據、資金結算量等關鍵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最終幫助該企業通過“惠懂你”APP成功申請到130萬元的“云稅貸”信用貸款,整個審核辦理僅用了3天。這筆資金助力了企業擴大生產,提高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農行福山支行“福氣滿滿青團子”青年突擊隊通過“一企一策”金融輔導模式精準對接小微企業,為煙臺聯鑫機械零部件有限公司辦理抵押e貸110萬元流動資金,助其化解停工風險;同時為煙臺中正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對接“創業擔保貸”,審批通過后預計發放200萬元低息貸款,高效助力企業穩產增效。這些鮮活案例充分彰顯了創新機制對小微企業的強大助力,金融力量精準發力,切實護航“小微”穩健成長。
信用賦能:解鎖“信用變現”的融資新路徑
煙臺市的小微企業主要集聚在加工制造、零售貿易等傳統產業鏈配套環節,其融資需求呈現出“短、小、頻、急”的特點。針對這一現狀,煙臺市依托信用信息平臺,探索出了“信用換信貸”的新模式。萊州的一家汽車配件企業,此前因缺乏抵押物而多次申貸失敗,萊州市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聯合萊州農商銀行,深入評估企業的經營模式、財務狀況、研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為企業建立了綜合評價體系,“一戶一策”量身制定出了金融服務方案。同時,銀行開辟綠色辦貸通道,優化辦理流程,做到全流程“手續從簡、調查從早、放款從快”,最終成功為企業辦理了490萬元的信用貸款,幫助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
此外,對于存在信用“瑕疵”的企業,煙臺市建立分類修復機制。以煙臺市蓮韻山生態林場為例,此前由于該林場法人存在行政處罰記錄,導致申請貸款被拒。“通過千企萬戶大走訪”走訪人員摸排后,煙臺芝罘區專班及銀行機構介入,通過講解信用修復流程并協助企業提交材料,最終成功修復記錄并順利獲得300萬元貸款用于企業經營。這一案例充分體現了煙臺市信用體系建設的全面性和靈活性,為各類小微企業提供了公平的融資機遇。
服務提效:跑出融資的“加速度”
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貴、慢”的難題,煙臺市各金融機構對推送的小微企業融資項目開辟“綠色通道”,通過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為小微企業營造了良好營商環境。
在招遠,山東麗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原材料價格波動大、備貨資金短缺制約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得知這一情況后,招遠農商銀行通過開通“綠色通道”,僅用時3日,為企業發放抵押貸款1000萬元。企業負責人王秦表示:“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這筆資金解決了原材料資金不足問題,保障了訂單按時支付,有了這筆資金,今年企業的利潤會再上新臺階。”
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今年3月,煙臺市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利率分別下降0.17個和0.33個百分點,切實紓解了小微企業經營壓力。未來,煙臺將進一步優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持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挖掘信用數據價值,提供更多精準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持續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