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新海南客戶端8月15日消息(記者王子遙)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8月15日則是全國生態日。值此特殊之際,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匠心之作《萬里追尋:“綠水青山”在五洲》在全網正式上映。這部作品是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傾力打造的“AI三部曲”的最終部,影片旨在通過“科普價值+人文關懷”的雙重表達,在傳遞環保知識的同時,引發人們對生命平等與共生責任的深層思考。
影片中,海南熱帶雨林的長臂猿儂儂是位受歡迎的Vlog博主,憑借記錄雨林生態成為了海南生態“民間代言人”。隨著動物界生態使者評選啟動,參加選拔的動物需完成穿越五大洲生態區的挑戰,長臂猿儂儂駕駛太陽能飛行器開啟它的“五洲奇遇記”。它首站來到亞馬遜雨林,后到非洲薩赫勒稀樹草原,目睹沙化與油污,加入“生態反擊隊”,發起種子挑戰;在亞馬遜雨林,與動物學習復育智慧;在大洋洲海洋,見證珊瑚白化,發起“海底調色盤計劃”;在北冰洋,目睹棲息地縮減等問題,直播救援并發起相關活動。在完成任務回到海南后,儂儂高票當選生態使者,但它卻拒絕獨攬光環,最終將獎杯獻給現場的所有生態環保的參與者。至此,“生態保護共同體”的理念得以廣泛地深入人心,乃至穿越次元壁,深入屏幕前的你我。
故事構建了一個充滿想象力又緊貼現實生態議題的敘事框架,以動物視角為切口,并通過海南長臂猿儂儂這一“民間生態代言人”的環球旅程,將五大洲典型生態治理具象化,讓抽象的環保理念可感可知。“打破人類中心主義視角,通過生態使者評選這一主線,將動物的生態行動與全球環保理念傳播相結合。”影片制作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巧妙融合“Vlog博主”這一現代傳播符號與動物主角設定,既賦予主人翁儂儂天然的親和力與傳播力,又使其鏡頭成為連接全球觀眾與生態現場的紐帶。從亞馬遜雨林的砍伐傷痕到薩赫勒草原的沙化危機,從大堡礁的珊瑚白化到北冰洋冰原的塑料污染,每個生態場景都通過動物們的生存智慧與抗爭行動,展現生態理念的跨物種共鳴——象群鑿水、長頸鹿播種、鸚嘴魚清理珊瑚等細節,既呈現了“綠水青山”這一生態系統的蓬勃生命力,又傳遞了“每個生命都是守護者”的核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