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9月15日訊(記者 孫子研 通訊員 王曉鵬 楊曉琴)9月15日,芝罘區太平灣碼頭附近海域迎來了一場莊嚴而溫馨的送別儀式。在煙臺市文明辦、煙臺市民政局主辦的第十一屆公益海葬活動中,432名逝者的骨灰融入大海,回歸自然。
清晨6點,家屬們陸續抵達出海地點。大家憑身份證等相關證件,有序完成海葬信息登記、領取骨灰和鮮花等流程,現場秩序井然。家屬依次登船,伴隨著低鳴的汽笛,海葬船緩緩離港,載著滿滿的思念與敬意駛向大海深處。

駛向指定海域的途中,工作人員向家屬詳細介紹了骨灰撒海的注意事項,并表達了對逝者的敬意與哀悼。全體人員集體默哀,船艙內氣氛莊嚴肅穆。船只抵達指定海域后,家屬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將可降解骨灰罐沿船舷緩緩放入海中,隨后撒下花瓣,寄托深深的哀思。

“人最終要回歸自然,來自大自然的也終將歸于大自然,我們要遵循這個規律。”送別妻子的袁先生含淚說道,“她生前特別囑咐要海葬。雖然心中萬分不舍,但我還是答應了她的愿望。”
在告別的時刻,有的家屬默默凝望海面,淚眼蒙眬;有的雙手合十,輕聲低語;也有人含淚輕喚:“您一路走好。”當返航的汽笛聲再次響起,家屬們整齊肅立,面向大海深深三鞠躬,表達最后的敬意與思念。
自2015年起,煙臺這座依海而建、因海而興的城市,逐步打造出“禮安齊魯·情系滄海”的公益海葬品牌。近年來,隨著殯葬改革的深入推進,海葬以其節地、生態、文明和節儉的特點,被越來越多市民所接受,已成為煙臺殯葬服務的新亮點。自2021年起,參加公益海葬的本市戶籍逝者家庭可申領每具骨灰1000元的市級財政獎補,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傳遞城市溫度。
海的懷抱遼闊而深沉。此刻,432位逝者與蔚藍海洋融為一體。留在人間的,是更長久的思念與更溫潤的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