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山東9月13日電(見習記者 楊宇鑫 記者 喬佳新)在“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冠軍制造 工賦山東”網評引導活動中,記者走進山東省濰坊市、濱州市等地,探訪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創新集團有限公司、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看三家企業如何以綠色技術書寫制造業低碳發展的新篇章。
濰坊市安丘市的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想環境“)廠區內,滿載消霧節水設備的貨車往來穿梭。“我們的工業循環水消霧節水技術,每年能為客戶節水1億立方米,消除白霧10萬億立方米。” 公司副總經理林永勛向記者介紹。
山東藍想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廠房。楊宇鑫 攝
據了解,藍想環境通過提高冷卻換熱系統性能,搭建系統化智能化控制運維體系,幫助工業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實現綠色環保、低碳發展。藍想環境還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公司負責的中國石化-天津石化節水減碳示范工程項目中,藍想環境的技術實現年節水550萬噸、減碳3500噸。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藍想環境不僅擁有28項國家發明專利,還起草了《冷卻塔節水管理規范》國家標準。秉持“服務環境,共享自然”的理念,藍想環境在節能環保的領域中持續深耕。
位于濱州市鄒平市的山東創新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再生鋁生產基地之一。公司首創的全流程廢鋁保級回收技術,打破了廢鋁只能降級用于低端產品的行業瓶頸,為山東制造業書寫“綠色環保答卷”。
山東創新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鋁產品。楊宇鑫 攝
“我們自主研發的‘全流程廢鋁保級回收技術’,核心在于‘雙室熔煉+在線除氣’系統,通過該系統我們能將產出的鋁材純度穩定在99.8%,滿足3C領域對材料的嚴苛要求。”山東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山東創新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張曉向記者介紹。
憑借該項保級回收技術,山東創新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構建“城市礦山”開發新模式,為高端制造提供低碳材料支撐。
在濱州市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橋紡織”)的創意成果展廳內,綠色低碳成果展區內的衣物吸引了記者目光。展區內展示著運用了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高效短流程工藝技術、無水色紡及植物染技術等低碳環保技術的生態紡織品,這些產品均產自魏橋紡織的智能紡織工廠。
創意成果展廳內的綠色低碳成果展區。楊宇鑫 攝
綠色發展與數字化發展緊密相連,魏橋紡織建設了綠色智能一體化生產線,實現了“生產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統智慧化”“在線監測信息化”“制造過程綠色化”,并入選2020年國家綠色工廠名單。
魏橋紡織將低碳技術貫穿研發與生產全鏈條,為傳統紡織業綠色升級提供了“綠色+智能”的雙輪驅動樣本。
從節水消霧到廢鋁再生,再到綠色低碳紡織品,山東企業正以綠色技術為紐帶,串聯起節約、高效、低碳的制造新路徑,為山東制造業轉型注入全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