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鮮美煙臺 好海好鮮”2025煙臺名優海產品宣傳推介會在銀川市成功舉辦;顒佑蔁熍_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銀川市農業農村局、文旅廣電局、商務局等部門支持,銀川市水產品經銷商、大型餐飲酒店主廚及相關協會、企業代表400余人參會,為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推介會上,煙臺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宮海濤談及煙臺與銀川聯結,兩地雖隔千里,因北緯37度結緣,2008年,煙臺張裕集團在銀川投建基地,是兩地協作的生動見證。他以“三美”勾勒煙臺風貌。煙臺之美在山海交融,“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涼風冬有雪”,昆崳披彩、長山疊翠,空氣國標二級,蘇軾嘆海市奇。煙臺之重在文脈多元,億年地質、千年媽祖交輝,大秧歌非遺延續,始皇東巡、繼光抗倭事傳,底蘊厚。煙臺之味,在大海饋贈。煙臺蘋果、萊陽梨、大櫻桃脆甜,各有美譽;海參、鮑魚、梭子蟹、大對蝦等海珍鮮嫩肥美。蔥燒海參、海腸撈飯引饞,蓬萊小面、鲅魚水餃勝百味,“魯菜之都”名副其實。煙臺葡萄酒產量占全國1/3,張裕傳“品重醴泉”匠心,60余酒莊星布,滿溢浪漫。
宮海濤副部長同時介紹,近年煙臺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培育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2024年GDP達10782億元,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占比26%,海洋漁業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他表示,銀川“塞上江南”的發展經驗值得煙臺學習,期待以此次推介會為紐帶,深化兩地合作。
銀川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武波、寧夏餐飲飯店協會秘書長李龍分別致辭。武波致辭稱,“天下黃河富寧夏,精華一域在銀川”,黃河育“塞上湖城”風貌。古絲路節點、區域中心,開放包容是特質。銀川高品質海產需求旺,推介會為煙臺拓西部、銀川尋貨源搭臺,是協作紐帶。李龍希望煙臺優質海產品走進銀川酒店、中央廚房,讓放心海味端上百姓餐桌,共繪現代漁業發展新藍圖。

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孫華君詳細介紹煙臺漁業經濟。煙臺瀕臨渤海、黃海,大小島嶼230個,有7處較大海灣、96處漁港,近海漁業生物200余種,是全國重點漁區和優勢水產品主產區。近年來,煙臺踐行大食物觀,推進水產種業振興、海洋牧場示范等工程,推動現代漁業轉型升級,2024年水產品產量199.8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300億元;水產種苗業率先突破大菱鲆、半滑舌鰨等新品種選育,建成34處省級以上原良種場(國家級6處),年產苗種4700億單位、產值29億元,參類苗種占40%、貝類苗種占全國10%;水產養殖業發展生態高效養殖,推進海洋牧場“百箱計劃”,建成34座深遠海養殖設施,養殖海參、鮑魚、三文魚等20余種,海水養殖產量154.4萬噸;海洋捕撈漁船3600余艘,捕撈鲅魚、帶魚等60余種,年捕撈量45.4萬噸;水產加工業企業418家,年加工能力 199萬噸,產品出口歐美日韓等70余國。

同時,煙臺堅守品質安全底線,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連年超99%;“煙臺海參”“煙臺鮑魚”“煙臺海腸”“煙臺扇貝”等35個產品獲地理標志認證,煙臺海參列中國地理標志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聲譽榜單海參類第2位,2個產品納入農業農村部特質農品名錄;打造“煙臺海參” 特色品牌,在多座城市舉辦推介會,成功舉辦五屆世界海參產業(煙臺)博覽會,獲評“世界海參產業博覽會永久舉辦地”“中國深遠海養殖之都”。

“仙境海岸·品重煙臺”,秉持匠心、打造卓越品質,是“煙字號”水產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從種苗到終端,煙臺建全鏈條數字溯源;組建漁業專家團隊,年開展綠養培訓超50場,指導升級設施,同步實現“海味鮮”“生態美”。本次推介會,煙臺10家海產品企業參展,4家上臺推介特色產品。3家企業與銀川采購商簽訂合作協議,25家當地經銷商達成合作意向,合作規?捎^,F場展示的海參、鮑魚、大蝦等新鮮海產品,憑借上乘品質贏得銀川參會人員一致好評。
宮海濤副部長最后發出邀請,歡迎銀川各界朋友走進煙臺,感受山海魅力與產業活力,攜手共促兩地發展,讓更多人愛上“仙境海岸?品重煙臺”。(張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