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千尺深 不如商家拳頭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這句詩,讓安徽涇縣的桃花潭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詩意打卡圣地”。可誰能想到,在今年的端午假期,這里卻因為一起“套路比潭水還深”的鬧劇沖上熱搜——游客蔡某一家因拒絕在指定餐館消費,竟遭店主圍毆。這波操作,不僅讓千年古韻碎了一地,更扯下了某些旅游亂象的遮羞布。
蔡某一家的遭遇,堪稱“人在囧途”現(xiàn)實版:好好停個車,被餐館老板撂下句狠話“不吃飯別在門口停”,拒絕后,對方直接搖人上演“全武行”。這事兒就發(fā)生在國家4A級景區(qū)門口,堂而皇之的霸道,細想,這不過是旅游亂象的冰山一角,從“不買東西別想走”的強制購物,到“不交錢就關小黑屋”的低價團陷阱,再到導游變身“罵街高手”逼游客掏腰包……某些商家和旅游從業(yè)者,早把“待客之道”玩成了“宰客之道”。游客本是來尋詩與遠方,結(jié)果卻像唐僧進了黑風洞,一步一個坎啊。
涇縣這次反應的速度也夠快的:涉事餐館停業(yè)整頓,打人者行政拘留,涉事的公職人員被追責,這記組合拳,算是給了公眾一個交代。但事件背后,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何總有人敢把游客當“肥羊”?說到底,還是利益鏈在作祟,部分本地商家無視城市文旅形象,只把游客消費當成“命根子”,甚至形成“不宰客就活不下去”的畸形生態(tài)。可他們忘了,旅游是口碑經(jīng)濟,一個負面事件,足以讓整個景區(qū)“社死”。就像這次,網(wǎng)友們調(diào)侃道“桃花潭水千尺深,不如商家拳頭狠”,看似玩笑,實則戳中了地方旅游的痛點——再美的風景,也扛不住人心的貪婪。
如今,各地都在拼“寵客”人設: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天水麻辣燙……哪個不是靠真誠出圈?可偏偏有些地方,還在玩“一錘子買賣”的舊把戲,好在這次涇縣官方至少傳遞了一個信號:旅游市場不是法外之地,誰砸城市的飯碗,就砸誰的飯碗。但想要根治頑疾,還得從根上“刮骨療毒”,不僅要斬斷利益鏈,落實好一鍵投訴、實時評價、黑名單等制度,讓游客維權(quán)像點外賣一樣方便,倒逼商家守規(guī)矩。更要做好監(jiān)管工作,別總等事情鬧大了才出手,像日常巡查、暗訪抽查、投訴即罰等基本操作全都安排上,得讓商家知道啥叫“作惡必被捉”。
桃花潭的詩意,不該被黑心拳玷污;旅游的初心,更不該被利益扭曲。希望這次事件,能成為一記警鐘:呵護文旅形象,整治市場亂象,得像掃黑除惡一樣下狠手。畢竟,游客心中那桿秤,稱的是風景,更是人心。
李白若穿越至今,再寫桃花潭,或許會補上一句——“勸君莫做黑心商,且留清白在人間”。旅游市場這碗飯,端穩(wěn)了便是金飯碗,玩砸了,可就再難拾起游客的心嘍。(作者:張?zhí)旆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