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邁步從頭越——2023年高質量發展經濟趨勢及二十大后化工行業機遇與挑戰
課程背景:
俄烏戰爭又見變局,俄歐雙方不斷加碼,對中國是利是弊?
美國通脹影響全球,美聯儲持續加息,是否引發金融動蕩?
臺 海局勢又起波瀾,各國政要密集訪華,中國外交有何動作?
二十大勝利召開,宏觀經濟上有何重大布局?
如何做到“高質量發展”?中國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哪些謀劃?
2023年中國經濟是否會滿血歸來?是否有更多利好政策出臺?
中國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是否持續,對各行各業影響幾何?
如何落實“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的舉措?
2023年有何風口商機?
疫情防控措施有序退出,對化工行業有何影響?
雙碳目標與環保壓力增大,如何在環保與生產中把握分寸?
化工行業如何獲得新的增長?
化工產品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們研發的課程為您解決以上所有難題,幫您輕松了解當前局勢的影響,解析2023年經濟環境,理解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把握國家與行業發展趨勢與動向,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在風云變幻的局勢中把握先機。
培訓對象: 化工行業中高層管理者
培訓時間: 1~2天(6小時/天)
培訓內容: (詳見下頁)
第1模塊 看全球經濟——解析2023年高質量發展趨勢下的全球經濟
一、大霧迷城:世界格局重新洗牌與中國復興
1. 二十大報告: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
2. 十四五規劃: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
3. 2023全國兩會:復蘇不穩定不平衡,保持戰略定力
4.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甚囂塵上,高通脹高負債并行
5. 美國拜登無力回天:美聯儲強勢猛加息,民粹盛行槍擊頻發
6. 俄烏大戰動蕩不停:地緣政治深刻改變,歐洲俄羅斯持續消耗
7. 臺 海局勢再起波瀾:解放軍再環臺 軍演,統一進程如何推進
8. 各國政要密集訪華:中國外交全新攻勢,如何化解美國霸權
9. 日韓低迷政治和解:經濟持續低迷不振,東北亞形成小北約
10. 全球經濟面面觀:世界資本流動與利率匯率武器
11. 不確定性的影響:高通脹,高負債與逆全球化
二、全球數據:經濟數據背后的百年變局
1. 十四五規劃: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2. 二十大報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3. 2023全國兩會:加快建設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格局
4. 經濟總量:中美雙雄格局初成,印度崛起挑戰秩序
5. 工業產值:中美日德寡頭壟斷,越南新貴難登大任
6. 貨幣戰爭:美聯儲加息引升值,全球新一輪洗牌
7. 債務通脹:各國負債再創高峰,通脹全球難以消退
8. 貨幣戰爭:美聯儲放水政策下的美元大周期與人民幣匯率走勢
9. 化工數據:戰爭引發石油供應不確定性
三、中國外貿:逆全球化與貿易戰沖擊
1. 十四五規劃: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
2. 二十大報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 2023全國兩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4. 開年波動:2023年開年外貿趨勢判斷
5. 中美關系:G20中美峰會后預測關系走勢
6. 一帶一路:中國向西開放新格局與中東戰略
7. 自貿新區:從國內自貿園區到RCEP簽訂
8. 海外市場:全球經濟博弈下的中國制造
9. 外貿刺激:中亞中俄中緬油氣管道對一帶一路的助力
10. 內外循環:油氣管網對內循環的促進作用
11. 化工外交:跨國油氣管道建設與中國軟硬實力提升
四、國家 安全:國防與軍隊現代化
1. 十四五規劃:加強國家 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
2. 二十大報告: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
3. 看北亞:俄羅斯深陷泥潭,六方博弈攪局
4. 看海洋:東海南海臺 海的風波不停
5. 看軍備:解放軍軍改與中國 軍備建設
6. 看中東:中國推進沙伊和解與臺灣的聯動
7. 看臺 海:臺 灣問題與祖國統一進程
8. 看化工行業:國防軍工、軍民融合與化工行業的聯動
第二模塊看中國宏觀經濟——掃描中國2023年高質量發展布局趨勢
一、重要視點:中國今年重點事件解讀
1. 十四五規劃: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2. 二十大報告:擘畫未來的新時代新征程
3. 2023全國兩會:布局擴大內需與提振消費
4. 防疫調整:國家防疫措施放開的機遇挑戰
5. 產業轉移:東南亞制造崛起挑戰中國布局
6. 統一市場:全國打造洲際規模統一大市場
7. 重大利好:穩經濟大盤一欖子政策
8. 基層物流:供銷社重出江湖與供應鏈安全
9. 外貿迷局:中國外貿低開高走順差創紀錄
10. 化工行業重大機遇: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貨幣助力
11. 化工行業重大挑戰:極端天氣對能源供應風險的拷問
二、重點數據:數據背后的中國經濟畫像
1. 十四五規劃: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2. 二十大報告:回顧過去的數據與展望未來
3. 2023全國兩會: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4. 經濟總量:全國年度目標能否完成
5. 省市區域:全國各省區,冷暖幾重天
6. 工業數據:轉型升級與傳統產能的博弈
7. 金融數據:系統性金融風險重點防范化解
8. 財政數據:經濟大省重任與轉移支付壓力
9. 消費數據:中產崛起與消費升級
10. 其他數據:一個多方面呈現的中國
11. 化工行業與金融數據:社融與信貸數據解讀
12. 化工行業與其他數據: 行業責任與宏觀經濟聯動機理
三、解決藥方:供給側改革與六穩六保
1. 十四五規劃:深化供給側改革為主線
2. 二十大報告: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3. 2023全國兩會: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與組建國家數據局
4. 措施:深化供給側改革與擴大內需有機結合
5. 三去:中國經濟活血化瘀
6. 一降:持續降低企業成本
7. 一補:讓短板不再成為中國經濟的制約
8. 六穩:中國穩經濟六大舉措
9. 六保:全力保證市場主體
10. 化工行業自身供給側改革:絕不讓系統性風險壓垮
11. 化工行業對經濟的強大助力:化工產業轉移基建為地方經濟助力
第三模塊 看中國實體經濟——看中國三大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升級
一、大國重器——制造業問題與產業升級情況
1. 十四五規劃: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
2. 二十大報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3. 2023全國兩會機構改革: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4. 中國狂飚:史上大工業國的驕傲
5. 大而不強:中國制造業的危機重重
6. 突圍之戰:《中國制造2025》戰略逆天起
7. 突破計劃:突破卡脖子工程的全面布局
8. 產業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戰略
9. 科技前沿:從星鏈到星艦,從量子到可控核聚變
10. 化工行業機遇挑戰之一:雙碳目標對化工行業的壓力分析
11. 化工行業機遇挑戰之二:中國制造2025對化工裝備升級的要求
12. 化工行業機遇挑戰之三: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對化工材料的要求
二、大國空巢——服務業與人口問題
1. 十四五規劃: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 二十大報告: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3. 2023全國兩會: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完善老齡工作體制
4. 紅利危機:中國經濟奇跡的人口規模因素
5. 少子危機: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與印度人口超越中國
6. 對策研判:人口政策轉向與“9073”養老模式布局
7. 擴大內需:中國“擴大內需戰略”橫空出世
8. 化工行業挑戰之一:人口變化趨勢與能源消費結構變化
9. 化工行業挑戰之二:人口地域分布結構變化與化工材料供應的變化趨勢
三、大國飯碗——農業問題與三農政策
1. 十四五規劃: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 二十大報告: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3. 2023全國兩會: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4. 觸目驚心: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5. 解決之道:農場模式、農業現代化與共同富裕的職業農民
6. 制造助力:農機裝備產業集群風口
7. 農業商機:宅基地流轉與農地三權分置改革
8. 海洋牧場:沿海網箱養殖業與海洋工程戰略
9. 糧食戰爭:逆全球化趨勢下糧食出口大國對出口的限制
10. 化工行業機遇挑戰:新農場模式與鄉村振興的化工材料需求分析
11. 化工行業涉農政策:三農相關能源政策
第四模塊看中國虛擬經濟——看中國經濟風險防控解析
一、虛擬世界——中國互聯網與區塊鏈的發展趨勢
1. 十四五規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 二十大報告: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3. 2023全國兩會: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4. 2023全國兩會機構改革:組建國家數據局
5. 大市場:中國十億網民與巨型企業崛起之道
6. 反壟斷:打破互聯網巨頭技術市場壟斷之道
7. 卡脖子:美國制裁清單與TikTok國會聽證
8. 大模型:ChatGPT橫空出世與中美人工智能之爭
9. 看未來:區塊鏈與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
10. 化工行業挑戰:新能源電動車對傳統化工行業的挑戰
二、庫存之辯——房地產行業問題
1. 十四五規劃: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2. 二十大報告: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3. 2023全國兩會: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
4. 激蕩二十年:中國房地產歷年政策史,調控與放水交替出現
5. 哭泣的泡沫:中國各處泡沫破裂案例,海南溫州到鄂爾多斯
6. 房地產邏輯:房地產影響因素與趨勢,未來房價的漲跌之爭
7. 房地產風險:中國各地地產風險掃描,房住不炒,扭轉預期
8. 后疫情房產:各地房地產受疫情影響,幾家歡樂又幾家憂愁
9. 化工行業挑戰:房地產行業限購與化工材料行業的聯動
三、另類戰場——金融風險與貨幣政策
1. 十四五規劃:實施金融安全戰略
2. 二十大報告: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3. 2023全國兩會: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4. 危如累卵之痛:中國銀行業壞賬風險與民間借貸
5. 債務危機之鑒:中國地方債風險與財政社保危機
6. 影之銀行之危:壞賬統計的漏網之魚與實體風險
7. 地方財政壓力:疫情后減稅降費與財政收入壓力
8. 化工行業挑戰:寬松貨幣政策與化工企業融資渠道
四、砥勵奮進——政府自身改革與財政政策
1. 十四五規劃:完善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政策體系
2. 二十大報告:兩個毫不動搖
3. 2023全國兩會: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4. 全面小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里程碑也是奠基石
5. 共同富裕:遠景目標初步設定,偉大制度造富萬民
6. 財稅體系:反腐背后財政改革,國稅地稅合并管理
7. 政策導向:后疫情時代大救助,各地出臺的政策
8. 舉國之力:在疫情退出通道下的政府能力分析
9. 化工行業機遇與挑戰之一:積極財政政策下的財政支持
10. 化工行業機遇與挑戰之二:減稅降費下的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