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略心理—認知行為治療(CBT)臨床訓練項目
01
課程背景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由A.****ck在上世紀6 0年代初提出,是目前國際上實證數據最 豐富、應用最廣泛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以短程、結構化、問題導向、聚焦當下為主要特征。大量研究已經證明,對于許多心理行為問題或障礙,如各種類型的抑郁癥、各種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焦慮,廣泛性焦慮等)、強迫癥、PTSD、進食障礙、物質濫用,以及人格障礙等,認知行為治療都顯示出:療程短,療效好,而且效果穩定,復發率低,被越來越多的心理咨詢師/治療師,以及精神科醫師所接受。因此認知行為治療已經成為心理服務提供者必修的課程之一。
02
課程收益
大量實證研究表明,CBT對抑郁障礙、焦慮障礙、強迫障礙、進食障礙等各類心理障礙有顯著療效。CBT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認知問題上,通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是當今美國唯 一認可的、可以享受公費醫保的心理服務項目。這種療法比精神分析要更容易實行標準化的操作、可量化地衡量療效。據美國心理學會調查統計“約一半的咨詢師完全或者部分應用認知療法來解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
03
課程目標
①掌握認知行為治療(CBT)的基本理論;
②熟悉CBT的認知技術;
③能夠嘗試使用個案概念化技術;
④整體把握CBT的治療框架,學會設置每一次會談的結構;
⑤培訓結束后,能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對抑郁類個案進行CBT治療。
教學方法:全程主要采用講授結合個案實錄和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
04
授課內容
時間
課程
課程內容
第一天
認知部分
1、CBT核心概念:認知、行為及情緒的關系,時鐘隱喻;自動思維、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
2、認知干預技術:常見的認知歪曲,三欄表和五欄表;認知重評技術;引導性發現的提問技術。
第二天
情緒部分和行為部分
1、情緒的生理基礎和社會功能
情緒的評估:覺察情緒訓練、自我監測日記
情緒的干預:情緒調節策略、痛苦耐受(內感性或情境性情緒暴露)、正念
2、行為的生理基礎
3、壓力與習慣性行為
4、CBT的行為干預:行為激活、行為功能分析、活動安排、等級任務分配
第三天
CBT的基本操作
1、CBT的心理教育
2、CBT協作目標的建立和動機性訪談
3、CBT的個案概念化:以抑郁為例
4、結束治療和預防復發
5、案例整理框架與CBT治療師成長之路
05
授課老師
吳波
吳波,心理學博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專家。
自2003年起一直從事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工作發表多篇CSSCI,SCI核心論文。
編著:
家庭心理療法,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心理健康教育,副主編,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心理健康教育,參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中學生成長導航教材,參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5月。
譯著:
Linehan,M.著,吳波譯,邊緣性人格障礙治療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年2月。
Golden,L.B著,吳波譯,婚姻與家庭治療案例,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8月。
Prount,H.T.& Brown,D.T.著,林丹華、吳波等譯,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1月。
費城兒童指導中心,兒童青少年情感健康,參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7月。
06
課程安排
上課時間:2022年6月17日—19日
上課地點:成都市金牛區順沙巷8號南玻商廈C座7樓盟略心理學習中心
座機:028-85462251
盟略大學堂
mengluedaxuetang
掃描左邊二維碼
了解更多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