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發音不準、吐字不清
開口說話晚:普通兒童開口說話基本都在1.5歲左右。
語言發展慢或者遲滯:開口說話后,語言發展速度較慢或者停滯。
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吐字不清是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的重要表現。
只會用單詞交流不會用句子表達:口語表達能力低,伴有發音異常,多用示范,手勢,模仿代償的交流方式。
語言交流技能較低:語言內容貧乏,不能清除表達自己的意圖,阻礙了與他人之間的溝通。
詞匯和語法應用均低于同齡兒童:表達內容單一且固定的內容,語言不連貫,只能說單詞。
語言理解困難和聽取指令困難:不能理解詞義或不會用詞語表達其意思。
語言流暢異常,口吃
口吃核心行為:由原本應當是流暢的,富有節奏的語言表達過程,被過多的,無法自控的語音重復,拖長和卡殼所中斷的現象。
口吃附加行為:口吃者為了逃避和擺脫口吃核心行為,所表現出各種不正常動作和行為,如眨眼,跺腳,清喉嚨,面部和腦袋抽筋,咬手指及說話故意停頓等行為。
口吃心理:包含情感和認知兩方面,包括給口吃者帶來的恐懼,焦慮,壓力,羞恥,內疚,挫折,等負面感覺和情緒。由此導致的對口吃,對自己,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和認知。
原發構音障礙,發音困難,口語表達障礙
運動性構音異常:說話緩慢無力,音拖長,中斷,缺乏音量控制,單音調,元音和輔音歪曲,鼻音過重等現象。
器官性構音異常:常見由于唇腭裂和舌系帶短縮導致的構音和共鳴異常現象。如聲門爆破音,咽喉摩擦音,咽喉爆破音,鼻腔構音,腭化構音,鼻漏氣等。
功能性構音異常:指構音器官無形態和結構的異常,其表現為說話時口吃不清。如把”哥哥”說成”的的”,把“竹”說成“族”,把“藍”說成“男”等。
特殊兒童語言障礙,腦癱,聽障,智力障礙,腭裂
聽力損失:由于聽覺器官損傷,使其無法獲得外界的聲音,導致對聲音辨識發生困難,從而影響認知的豐富和完整
智力障礙:由于智力落后,智力障礙兒童在語言符號的學習,言語動作等控制和運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
腦性癱瘓:腦性癱瘓兒童是由各種原因弓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的中樞性運動障礙。
腭裂:導致兒童發音器官的機構不完整,繼而影響了正常言語的產生,嚴重阻礙正常語言發展。
其表現為鼻音功能亢進,鼻漏氣,和代償性構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