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倡導社區關懷文化,西岸社區聯合銀河怡海家政服務公司構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用”、“老有所樂”。結合西岸社區實際情況制定方案如下:
一、服務背景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區內銀發老人的數量逐漸增多,他們在日常生活照料、健康護理、精神陪伴等方面存在著多樣化的需求。為了提升銀發老人的生活質量,西岸社區擬聯合銀河怡海家政公司開展專項服務,共同營造一個溫馨、舒適、便捷的晚年生活環境。
二、服務目標
1.為銀發老人提供全面、專業、個性化的家政服務,滿足其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質。
2.增強老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減輕家庭照料負擔,促進家庭和諧,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社區氛圍。
3.為社區外地反煙老年人員提供全方位家政清潔服務,滿足社區整體需求。
4.通過定期的服務與溝通,及時發現老人的健康問題和生活困難,并協助解決,降低潛在風險。
三、服務對象
社區內 60 歲及以上的銀發老人,重點關注高齡、獨居、失能半失能老人。
四、服務內容
1.基礎生活照料服務:包括上門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晾曬、代購生活用品等,保證老人的日常生活環境整潔、舒適,飲食健康、規律。
2.個人護理服務: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浴、協助穿衣、口腔護理、頭發護理、修剪指甲等服務,維護老人的身體清潔和個人衛生,預防壓瘡、感染等并發癥。
3.健康護理服務:家政服務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后,可協助老人進行簡單的健康監測,如測量血壓、血糖、體溫等,并記錄數據。同時,提醒老人按時服藥,觀察老人的身體狀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家屬。
4.精神慰藉服務:陪老人聊天、散步、讀書看報、下棋等,給予老人情感關懷和心理支持,緩解其孤獨感和寂寞感。在節假日或老人生日時,組織小型慶祝活動,讓老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5.緊急救援服務:為老人配備緊急呼叫設備,并與家政公司服務平臺聯網。一旦老人遇到突發緊急情況,如跌倒、突發疾病等,可通過呼叫設備及時呼救,確保救援人員能夠迅速響應并提供幫助。
6.智能化科技助力:開設“智能“課堂,針對手機求職,微信聯系等常用生活場景進行手把手教學,幫助老年人跨越鴻溝,享受智能化生活。
五、服務團隊組建
1.以黨建賦能養老服務,探索“黨建+養老”服務,以黨支部為主導,以黨群服務驛站為依托,找到黨員干部“干點”和老人“盼點”的結合點。黨員志愿者組建助老服務志愿服務組織,帶動許多熱心群眾加入進來,不斷壯大養老志愿服務隊伍權利保障老人各方面的需求,把黨的政策送到老人身邊。
2.西岸社區對轄區內求職人員進行就業意愿和技能調查,了解他們就業需求和就業能力后,聯合銀河怡海家政服務公司開展家政技能培訓在就業活動,挑選經驗豐富、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具備一定養老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服務人員,組成專門的銀發老人服務團隊,提供老年人服務就業,提高養老服務效率,優化服務供給結構。
六、服務流程
1. 需求評估: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上門走訪、問卷調查、電話詢問等方式,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家庭狀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建立詳細的老人服務需求檔案,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服務計劃。
2. 服務實施:家政服務人員按照預約時間上門服務,服務過程中嚴格遵守服務規范和操作流程,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隱私,細心、耐心地為老人提供優質服務。服務結束后,填寫服務記錄,由老人或家屬簽字確認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
3. 服務監督與反饋:社區定期對家政服務公司的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回訪老人、征求家屬意見等方式收集服務反饋信息。對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協調解決。
七、宣傳推廣
1.在社區微信群、社區公眾號等平臺發布服務信息,宣傳服務內容、服務優勢和報名方式,提高居民對服務項目的知曉度。組織社區志愿者深入社區,向老人及其家屬發放宣傳資料,面對面介紹服務方案,解答疑問,鼓勵老人積極參與。
2.西岸社區通過一系列活動,組織社區居民進行銀鈴就業互動,2025年活動清單如下:
1月“情暖轄區老人,愛心打掃衛生”聯合黨員義務為轄區獨居、高齡老人清理家中雜物、擦玻璃、掃地、拖地志愿活動
2月為轄區7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益剪活動
3月“各花各有個花香,種自己的花,做不一樣的她”就業鉤織花朵培訓
4月“睦鄰春風,就業暖心”線上線下招聘活動
5月“走出健康,走出活力”開展健康養生健步走活動
6月特殊家庭、低保戶、失獨老人關愛活動
7月開展養老護理師培訓就業活動
8月開展家居收納就業培訓活動
9月“普法護航”對轄區居民普及勞動法律知識
10月“睦鄰春風,就業暖心”家政服務就業直通車
11月開展針對轄區寶媽、下崗女職工就業培訓活動
12月聯合轄區商戶開展健康義診活動
八、資源整合與保障措施
1.社區資源整合:西岸社區充分整合社區內的醫療、文化、體育等資源,與家政服務形成互補,為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例如,聯合社區診所、藥店為老人提供免費體檢、健康講座等醫療服務;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老人開展各類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服務質量保障:建立健全服務質量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加強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定期召開服務質量評估會議,對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不斷優化服務質量。
3.安全保障措施:為服務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職業責任保險,為老人購買服務過程中的意外保險,降低服務過程中的風險。同時,要求服務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服務過程中的老人和自身安全。
九、總結與評估
定期對服務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評估,分析服務效果、存在問題及改進方向。通過收集老人和家屬的滿意度調查數據、服務案例分析、社區工作人員的觀察反饋等多方面信息,全面評估服務項目的成效,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不斷完善服務方案,為銀發老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貼心的家政服務,推動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