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那么,“雙碳”目標(碳達峰、碳中和)到底是什么意思?
彥祖來翻譯一下,“雙碳”目標就是說不到十年,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頂峰之后,慢慢地減下去,到2060年,所有產生的二氧化碳都會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這些環保手段抵消,實現“零排放”。
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共識,目前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雙碳”目標。
可持續發展,是張裕發展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一瓶張裕葡萄酒的綠色之旅!
綠色種植,實現“水肥一體化”
今年的葡萄豐收季,張裕葡萄基地里釀酒葡萄掛滿枝頭,等待著被采摘后釀成葡萄美酒。
葡萄成長得好,說起來,滴灌系統十分關鍵。
張裕引進的國際領先的耐特菲姆(NETAFIM)“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可精確地定時定量滿足葡萄在不同生育期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實現用工量減少99%、肥料投入量節省30%。不僅葡萄長得好,還省了水和肥。
綠色生產,每一個酒瓶耗能減少13%
釀酒過程中產生的廢熱如何最大化回收利用起來?
張裕為此引進了一套科學合理的熱能回收系統,每年節約蒸汽費用80~100萬元,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噸酒能耗指標達到國家綠色工廠標準。
有想過“滑滑梯”也能節能嗎?
張裕的灌裝環節便是采用了這樣的環保設計。張裕原酒中心與灌裝中心的高度相差12米,通過巧妙利用這一高度差產生的勢能助力運輸,實現了30%左右的節能效果。
低碳生活,一水多用。張裕洗瓶機采用純凈水清洗內瓶,確保了產品的內在質量,水回收后清洗外瓶,然后再回收,注入消防水池,可實現年節約用水8萬噸。
最后一步的產品灌裝環節,張裕95%以上的產品采用薄壁輕量瓶。
通常情況下,750ml的標準玻璃酒瓶用料是460g左右,而薄壁輕量技術藏著張裕的減碳心思。酒瓶會在不降低強度的前提下用料減至400g,減少用料13%以上,按年產量7萬噸估算,每年可以節約玻璃3000噸,這意味著每一個酒瓶的耗能和溫室氣體排放會減少13%左右。
不僅如此,薄壁輕量瓶使每箱葡萄酒減重360g,每個集裝箱的葡萄酒減重0.78噸。按張裕目前的年產量,年運量將減重近萬噸左右。這樣一來,不但降低了運輸成本,還減少了運輸車輛的燃油和排放。
綠色物流,減少包材使用
關于減碳,小到一個紙箱也大有講究。
2013年以前,國內葡萄酒紙箱大都采用五層瓦楞紙板箱。2013年開始,張裕推行托盤包裝全國流轉的物流模式,使三層紙箱的應用成為了可能。
三層紙箱與五層紙箱相比,單純從材料上就減少了一層瓦楞紙、一層夾心紙以及兩層紙之間的膠水,瓦楞機耗能減少30%,單車運量提15%。張裕推廣使用三層紙箱以來,每年紙箱綜合采購成本降低18%,同時減少用紙3000噸/年,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除此之外,張裕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服務好鄉村振興,全方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目前,張裕已經在煙臺、北京、遼寧、陜西、寧夏、新疆等國內六大產區,布局了20萬畝葡萄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利用膠東半島以及寧夏、新疆等西北地區的坡地、荒地等閑置土地或糧食產量較低的貧瘠土地建設釀酒葡萄基地,并由張裕向果農提供資金和葡萄種植技術支持。張裕借助這些措施,一方面促進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每年還給全國果農帶來近8億元的收入,切切實實地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葡萄美酒是大自然的禮物。未來,張裕將繼續圍繞國家雙碳目標進行減碳行動,進一步在種植、生產、物流等各方面促進資源循環高價值利用,將對大自然的珍惜和熱愛融入到每一瓶葡萄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