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根據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專家服務基地工作要求,組織專家團隊赴長島開展“靶向幫扶”活動,向當地養殖業戶捐贈100萬粒“蓬萊紅”4號櫛孔扇貝優質苗種,并提供配套技術指導。此舉旨在從源頭上保障扇貝健康養殖,加速產業綠色化、集約化轉型,是落實“智匯春耕”服務基層、科技賦能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
精準幫扶解難題
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專家深入長島海域實地調研,精準把握海域水溫、養殖設施等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幫扶方案。此次苗種為“蓬萊紅”4號櫛孔扇貝,具有高產、抗逆、耐溫上限高等優良性狀,適應當地海域環境。專家詳細向養殖業戶講解苗種入海養殖及后期分苗注意事項和相關技術,并在規避生物附著及海區選擇等方面給出可行性建議。除苗種支持外,研究院還將提供全過程跟蹤技術服務,幫助養殖業戶熟悉病害防控、水質檢測等關鍵技術,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為水產“春苗”繁育及養殖注入科技動能。
多方協作促長效
此次活動采取“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養殖戶”多方聯動模式,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提供苗種及養殖技術支持,長島綜試區海洋經濟促進局負責協調,養殖業戶對苗種進行入海養殖,多方協作確保幫扶精準落地。據測算,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較普通養殖品種,“蓬萊紅”4號養殖周期可縮短半年以上,養成期成活率提高43.63%,顯著提升養殖效益。此外,在海膽增養殖方面,我院專家就品種選擇、投放規格及增養殖模式等方面與養殖業戶進行了深入交談,并給出合理化建議,受到業戶肯定。

綠色發展新篇章
“這不僅是經濟上的幫扶,更是綠色健康養殖理念的傳遞。”項目負責人強調。未來,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專家服務基地將持續發揮技術優勢,集成推廣水產良種繁育、漁業病原精準防控等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推動水產良種普及與健康養殖模式落地生根,為煙臺乃至全省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書寫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