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檢察女干警:情系檢察藍 巾幗競芳華




膠東在線3月10日訊(通訊員 鄭先奎) 她們,有繞指柔情,亦有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守護正義,情系檢察藍;忠誠衛法,巾幗競芳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芝罘檢察女干警,感受她們用堅守、堅強和堅韌打造的別樣檢察情懷。
第一檢察部王麗梅:做擦亮黨徽和檢徽的人
同事們眼中的她,豪爽大方、不拘小節;當事人眼中的她,嚴厲卻有溫度;偵查人員眼中的她,細致又有擔當;領導眼中的她,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作為員額檢察官的她,不僅僅要沖在辦案一線,更要肩負起社會職責,做擦亮黨徽和檢徽的人。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的王麗梅。
“每一起普通案件背后承載著的是普通的百姓、平凡的家庭。每一名犯罪嫌疑人家屬、被害人不辭勞苦來和辦案人見面,只為了說說自己的困難、聽聽專業人士的解答。或許作為辦案人的我們并不能做很多,但是做一名耐心的傾聽者,讓當事人可以感覺到法律的溫度。”
懷揣維護公平正義的理想,從檢10余年,她始終堅守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理念。每年辦理案件百余起,在不斷的業務學習、實踐鍛煉中力爭成為業務上的行家里手。
第二檢察部辛霞:從檢八年 奮戰在刑檢一線
她是疫情期間主動下沉到社區執勤的“女漢子”,她是從檢八年來,一直奮戰在刑檢一線,盡職盡責、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在事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和負擔下,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的員額檢察官。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的辛霞。
在疫情防控期間,她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加院內第二批下沉社區防疫工作,每天往返在萊山和芝罘之間,連續執守多日,中午也只能匆匆吃幾口餅干。卡口登記、電話排查、辦理出入證,在全民居家隔離的特殊時期里,她的身影卻頻頻出現在蓁山社區的每個地方。身為員額檢察官的她,在執勤的同時,堅守本職工作,做好重大刑事案件的審查起訴,與本院副檢察長姜遠斌、檢察官高冠秀合辦的羅某某等68人涉嫌非法經營案成功起訴,案值15億,系市院交辦、煙臺市首例大規模非法支付結算案。
第三檢察部都晶:高墻內的女檢察官
她是高墻內的女檢察官,針對監管活動、刑罰執行違法情形和安全隱患及時提出檢察建議和糾正意見是她的職責。她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監所無小事,事事須謹慎”是她的座右銘。她從事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十余載,和科室其他同事們一起為維護監管場所的安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的都晶。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與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分局治安大隊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及時提出相關建議。在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責同時,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她甘于奉獻,主動下沉社區,依舊以嚴謹的工作作風,扎實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把住“入口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默默奉獻著。
第四檢察部張晶:業務上的能手 道德上的標兵
她是“全省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十佳辦案人”“煙臺市巾幗建功標兵”“煙臺市青年崗位能手”全市檢察業務拔尖人才”“煙臺市優秀檢察官”,她是“區優秀共產黨員”“區青年榜樣”“區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區三八紅旗手標兵”,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的張晶。
熱愛工作、業務精湛、認真負責是大家對她的評價。從事民行工作9年以來,共辦理各類民事行政監督案件280余件。辦理的4起民事監督案件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十佳創新案件”、“精品案件”。共有58起抗訴及再審檢察建議案件獲人民法院再審改判,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辦理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28件,提起公益訴訟案件5件,均獲法院判決支持。共撰寫省市院理論研究課題、論文、調研報告、辦案總結等16萬余字,多次榮獲省市院征文一等獎。先后入選“全省檢察機關虛假訴訟監督人才庫”、首批“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人才庫成員”、“全省檢察機關民事檢察理論研究人才庫成員”。
第五檢察部趙立新: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身邊
她是科室的負責人,她以身作則,帶頭辦理各項業務工作,所在科室榮獲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的“全國文明接待室文明示范窗口”稱號。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的趙立新。
2019年,她主辦刑事申訴案件4起,控告案件8起,處理群眾來信來訪256件610余人,辦理中央巡視組移交的信訪案件2起,都收到群眾滿意、息訴罷訪的效果。在70周年大慶期間,兩次進京對進京信訪人進行勸返,取得良好社會效果。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0件,向困難刑事被害人發放救助金10.2萬元,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身邊,獲群眾贈送錦旗2面。
疫情防控期間,她提前結束假期,一邊走進社區,參與防疫執勤;一邊通過視頻網絡、電話等方式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答復、件件有回音。她用行動抒寫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檢察業務管理部綦蕾:讓芝檢的數據更強大、更精致
“數據工作像一個由龐大數據組成的巨人,對外展現著我院的綜合實力;又像一位嬌柔挑剔的姑娘,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她的工作就是讓芝檢的數據更強大、更精致!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檢察業務管理部的綦蕾。
從事統計工作三年以來,每月的核心數據核對及報表上報工作均做到及時、準確,從無錯漏。通過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共審核信息13000余條;通過報表反查發現數據問題1500余處;為院領導及業務科室提供數據查詢500余次。落實上級通知要求、發布檢察業務通報……工作紛繁而忙碌,她卻深深愛上了統計工作,因為她所經手和處理的每一個數據都是芝檢工作情況的綜合反映和客觀評價,必須顆粒歸倉,同時大量的數據又能為領導決策和工作謀劃提供重要支持。她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辦公室孫辰穎:以筆為號 吹響芝罘檢察宣傳號角
“檢察工作需要被更多人了解,檢察聲音需要被更多人聽到。”她的工作就是要通過文字輸出讓大家了解芝罘檢察的工作動態,她指間敲打出的一字一行都代表著司法的威嚴和芝檢的形象,她是芝罘區人民檢察院辦公室的孫辰穎。
從事檢察新聞宣傳工作一年以來,共發布微信公眾號421篇,在《山東法制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大眾網、水母網、今日頭條、膠東在線等多家媒體發稿共137篇,多次配合高檢院、省院做好微博宣傳工作。在兼任辦公室信息撰寫報送工作期間,向上級院報送檢察情況反映20篇、檢察簡報6篇、圖片新聞50條,配合市院辦公室完成數據調度等78次。配合區委多個部門工作,報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專刊32篇、反響20篇、向區委辦公室報送工作進展和創新亮點13篇。獨立編輯了展現我院干警文筆風采的《綠洲文集》。
疫情防控期間,從事宣傳工作的她,一邊堅守在卡口值勤,一邊以筆為號,第一時間吹響芝罘檢察防疫宣傳集結號。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完成了20多篇微信原創稿件,多篇稿件被省市檢察院和報社媒體等采用。從事檢察宣傳工作的她,用自己的文字,生動地講好了防疫阻擊戰的芝罘檢察故事。
辦公室胡紅:檢察系統的“新兵” 信息工作的“老人”
她是剛進入檢察系統4個月的“新兵”,她是信息工作的“老人”。作為檢察系統的“新兵”,她用孜孜不倦地追求,在長才干、增學識的路上進無止境;作為信息工作的“老人”,她用扎實嚴謹的作風,在履職盡責的路上擔當作為。她是芝罘區檢察院辦公室的胡紅。
疫情防控以來,作為軍嫂的她,匆匆將年僅3歲的孩子放回老家,便積極投入到社區卡點執勤中。防疫宣傳兩不誤,執勤后立即堅守信息宣傳陣地,保持24小時聯系暢通,做到疫情與業務信息“隨到隨發”,做到全天候不間斷。
僅疫情防控期間,向區委區政府報送信息及亮點工作7篇,向市院報送基層動態16篇,刊發我院簡報4期,檢察情況反映3篇,并多次參與我院總結材料報送和工作意見編寫,其中起草的《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意見》,被區委領導多次作出批示。
政治部孫千雯:愿此生不愧對這一身檢察藍
戴上檢徽,她是檢察院的記錄者,也是單位的服務者;脫下檢服,她熱愛前行的風景,也張揚青春的活力。她是芝罘區檢察院政治部的孫千雯。
入院一年多,雖不曾奔赴一線辦案,利于公堂之上,但盡好自己的本職,認真負責做好每一項工作。以筆為矛,紙為盾,作為政治部的一名司法行政人員,一樣肩負著維護公平與正義的責任。
疫情防控期間,她作為一名青年干警積極參與到防疫工作中。清晨6點,天還未亮,已在西里執勤卡點嚴陣以待;夜晚十點,戴月而歸,結束一天的防疫。她說:“雖然對于這場疫情能做的事情只有微薄的一點,但也希望通過這微薄之力為防疫工作帶去螢火之光,用我們的愛心去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