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上半年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32287件 執結24317件

膠東在線7月21日訊(記者 張婕) 21日上午,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煙臺執行再行動2020”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市法院上半年執行工作情況。截至6月30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32287件,執結24317件。與去年同期相比,收結案數同比分別上升16.7%和14.3%。
堅持攻堅克難抓辦案
上半年,全市法院執行案件收案件數量大幅度提升。兩級法院共新收首執案件16895件,同比增加16.7%,個別法院增幅更是達到了93.4%。在案件數量急劇增加、辦案壓力持續加大,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全市法院發揚拚搏奉獻精神,科學整合力量,堅持因案施策,注重內部挖潛,執行工作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結案數量提升幅度與收案數量增加幅度同步遞增,多數重點指標全省排位好于去年。執行法官人均辦案數量排在全省第5位,首次執行案件執行完畢率排在全省第4位,恢復執行案件實際執行到位率排在全省3位,平均辦案用時排在全省第4位,較為圓滿地完成了上半年執行工作任務。
堅持多措并舉提質效
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疫情對執行辦案帶來的影響,及時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確保執行工作平穩發展,一方面,充分發揮傳統執行模式的優勢,積極開展集中執行活動,大力提升執行工作效果。疫情爆發前和疫情控制后,全市法院相繼組織開展了“暖心冬日”集中執行專項行動和“端午攻堅”集中執行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共拘傳拘留被執行人158人次,直接執結案件534件,執行到位標的額3.21億元。另一方面,針對新冠疫情期間“出不去門、進不了場、抓不了人”的情形,堅持積極創新執行模式,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作用,探索運用電話約談、遠程視頻等形式,采取線上和解、網上查控等辦法,大力開展信息化執行辦案,有效緩解了新冠疫情給執行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疫情期間,共實際執結首執案件3092件,執結到位標的額37.62億元。
堅持完善機制促落實
認真落實“繁簡分流、簡案快辦、繁案精辦”要求,積極推進執行辦案模式改革。全市法院共組建速執團隊20個,難案團隊30個,審查團隊14個,執行辦案逐步向著集約、精細、高效的路子發展。按照上級法院關于執前和解的相關要求,積極探索“執前和解”有效模式。截至6月30日,全市14個法院全部成立了執行和解中心。大力開展執前調解工作,自動履行率得到逐步提升。5、6兩個月,全市法院執行程序中和解結案536件。積極發揮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功能,探索“類案統處、事務集約”的辦案方法。嚴格落實“統一協調、統一管理、統一指揮”要求,實現對執行案件、執行事項、執行人員全方位管理。加大案件監督管理力度,嚴格把控節點流程期限,執行案件超期現象得到較好克服,執行工作規范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上半年,全市法院首執案件法定期限內結案率達到95.57%,平均辦案用時43.11天,同比縮短12天。充分運用失信懲戒、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懲戒措施,進一步壓縮拒不履行義務被執行人的社會活動空間。截止2020年7月15日,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共發布失信被執行人2124人次,限制高消費8814例,其中964人(例)迫于壓力履行了義務。
堅持從嚴管理轉作風
認真執行終本案件辦理規定,堅持線上查控與線下查控相結合,主動約談與執行公開相結合,確保每一起終本案件實體到位、程序完整、措施窮盡,全市法院終本案件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嚴格落實執行案款管理制度,及時兌現勝訴當事人權益,組織全市法院開展執行案款專項清理活動,執行案款過付率達到97.8%。積極改進執行作風,大力開展執行積案專項清理活動,無法定理由超長期未結案件全部辦結。強化執行監督,規范執行行為,加強辦案管理,全力克服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行為,上半年,先后對2名履職不到位的執行局長進行了“約談”。
上半年以來,全市法院執行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迫切期待,與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執行質效指標發展不均衡,少數法院執行案件實際執行到位率還不高;二是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全市法院打擊拒執罪、司法拘留等措施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三是個別法院對執行宣傳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宣傳工作缺乏主動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