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25日訊(通訊員 建煙宣)科技企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不僅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先鋒隊,更是引領產業升級、塑造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力量。隨著國家層面的強力推動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密集落地,建設銀行煙臺分行作為金融服務的排頭兵,全面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嚴格落實煙臺市委、市政府與監管部門的要求,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不斷完善科技金融運營體系,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優化科技金融服務質效,精準引導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新領域,為科創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截至2024年末,科技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年初新增71億元,增速高達89%。這一成績使得該行在系統內余額、新增額、增速三項指標均位居榜首,新增額更是在四行中領先。
完善科技金融運營機制強化引領精準施策
2024年上半年,建設銀行煙臺分行在全省建行系統中率先成立“科創金融中心”,精心構建起一套以 “科創金融中心” 為引領,以 “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為支撐,以 “科技特色支行”為基礎的立體化、多層次科技金融組織運營架構。充分發揮“科創金融中心”的專業優勢與專注精神,有機整合公司金融、個人金融、資金資管三大板塊的產品、服務與資源,同時,建行煙臺分行精心打造了兩個特色支行,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建設銀行煙臺分行緊密圍繞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切實將“五篇大文章”戰略舉措落地生根,制定并頒布了《煙臺分行全面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將“科技金融引領行”確立為一項關鍵戰略目標。與此同時,推出了《煙臺分行推動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包括業務范疇、組織運營、產品服務系、營銷場景、機構合作、支持保障、風險管控、落實推動等八大體系,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在此基礎上,煙臺分行緊密結合山東省政府出臺的《科技創新引領標志性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 年)》,對煙臺域內的科技企業進行精準分層分類,明確各類客群的經營服務策略與產品配置建議。
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政策助力量身扶持
“我們是全省首家拿到股票增持再貸款的企業,從政策出臺到款項審批發放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2950萬元到賬了。”在接到款項到賬的通知后,玲瓏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相關負責人說到。 2024年9月,人民銀行發布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后,建行煙臺分行第一時間響應政策,成立團隊,集中作業,成功為煙臺域內3家上市科技企業批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此外,建行煙臺分行與某大型科技企業共同打造“云鏈”平臺,自今年4月份上線以來,已為300余家供應商提供融資。
針對科技企業的獨特屬性,建設銀行創新科創評價體系,提升科技企業服務質效。設計并推廣“技術流”“投資流”科創評價體系,著力突出科技屬性,從專利含金量、創新成果及股權投資等多個維度,對企業創新能力進行全景“畫像”,并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差別化增信支持,提升科技企業融資可得性。截至2024年末,“技術流”評價體系已覆蓋煙臺域內97%的科技企業,運用“投資流”評價體系實現產品落地3.27億元。此外,建設銀行煙臺分行采用“星光STAR”風險評價工具,從四大維度構建科技企業信用風險評價專屬模型。截至2024年末,引入“星光STAR”評級的科技企業中1/3實現了增級(全省),其中86%為中小型科技企業。
2024年6月份以來,建設銀行省行自上而下推行科技企業集中會商機制,煙臺分行作為全省科技企業集中授信首批試點行之一,抓住機遇,全力推進,嚴格確保授信綠色通道。同時總行、省行自上而下在差別化支持等方面出臺專門政策,并推出“科創雷達”服務工具,可讓客戶經理在手機端查看科技企業“全息畫像”,大大提高了科技企業授信審批的效率和準確性,為精準服務企業提供了便利。同時,分批次建立科技企業白名單,通過差別化支持政策,為科技金融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多元突破全面賦能
為深入做實“科技金融”大文章,精準滴灌科技創新領域,賦能新質生產力,建設銀行積極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通過多樣化產品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全方位賦能。
建設銀行通過創新科技企業增信和分險方式,發揮金融創新驅動力,推出“科創信用貸” “善科貸” “債投聯動貸” “科技補償貸”等創新產品,撬動企業需求,幫助更多科技型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科技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等在產業鏈條中處于重要地位,煙臺分行依托產業園區、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為其提供產業增信,利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優勢,為產業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提供多場景的產業鏈全鏈路網絡融資解決方案,推出“平臺輸出”等供應鏈融資新模式。截至 2024年年末,轄內科技企業供應鏈上下游客戶貸款余額近 20億元。
建設銀行煙臺分行在科技金融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卓越實踐,為推動煙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后,分行將繼續創新科技金融產品,不斷優化服務體系,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注入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