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評二控三減四健”系列健康處方
2020-08-12 10:22:37 來源: 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8月11日訊(通訊員 王筠惠 傅天翔) 夏天來了,在疫情有力地防控下,各類美食街、大排檔也恢復了人氣,小伙伴們又三五成群的聚集起來享用各類美食,在留戀舌尖上滿足的同時,往往忽視了美味的伴侶-“鹽”。俗語說“五味咸為首,百味鹽為先”,鹽是各種美味佳肴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不節制的攝入也給我們身體帶來傷害。
有研究顯示每日吃15克鹽甚至更多的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會大大提高,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除了高血壓,是否還有其他危害?我們一起來看下:
1.增加高血壓風險
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風險。研究表明,鹽的攝入與高血壓呈正比,即人體攝取鹽量越多,血壓水平越高。
2.增加胃癌風險
長期高鹽飲食會破壞胃中前列腺素E的合成,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攻擊,導致胃部疾病的發生,增加胃癌風險。
3.導致心血管疾病
高鹽飲食會加重心臟負荷,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之一。人體內的鈉過多,會造成體內水潴留,導致血管內壓力升高,造成心臟負荷加重。久而久之,容易引發心臟肥大、心衰等疾病,增加動脈硬化的風險。
4.降低鈣的吸收
吃鹽過多鈣的吸收率會大大下降,優質鈣白白的流失。大多中年人鈣流失比較嚴重,平時膳食不注重吃些蝦皮、奶類補鈣食物,又比較喜歡吃腌菜、咸食,很容易導致骨質疏松。
5.增加腎臟負擔
在人體中的繼續研究也發現,吃菜過咸會使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升高。人體蛋白質缺乏,代謝水平降低,人會變得浮腫,同時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是腎臟損傷、腎臟疾病的一個危險信號。
那么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減少鹽的攝入?教你7招,能讓你少吃鹽,為了健康,請大家時刻謹記。
1.使用限鹽勺子,小鹽勺=2克鹽;大鹽勺=6克鹽;1啤酒瓶蓋=6克鹽,這樣每次放鹽的數量就不會很多,自然就少鹽了。
2.可以適當使用食物的其他味道來代替咸的調味品,辣的或甜的來調味,或者醋的酸味、蒜的微辣等。
3.炒菜和烹飪的時候,可以在起鍋的時候放鹽,一般可以放更少的鹽達到差不多的口味。
4.平時生活用鹽,可以選擇購買低鈉高鉀鹽,超市中有賣,需要大家認真購買。
5.關于菜品的選擇,盡量少食用腌制、鹵制、熏制等方法制作的食品,如榨菜、泡菜、黃醬、醬牛肉、火腿腸、烤鴨等。
6.循序漸進,逐漸減少食物的放鹽量,這樣口味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7.學會看營養標簽,識別選擇低鹽食品:任何一種預包裝食品上都有對應的營養標簽,至少標明能量和四種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低鹽食品: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鈉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0毫克。
低脂肪食品:每100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小于或等于3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小于或等于1.5克。
低糖食品: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糖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克。
減鹽標識你應該認識:該標識以減少鈉離子攝入量為基本元素,以螺旋圖形“6”為核心造型,形象地倡導每人每日攝入6克食鹽,由大到小的圓形象征著鈉離子攝入量的逐步遞減,由紅色到綠色的漸變,進一步體現了減鹽有益健康的主題,彰顯了項目的任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