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肝”擾,別讓美味變隱患
2025-02-10 09:33:13 來源: 膠東在線
甲肝是一種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每年冬季是我市甲肝的高發季節,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大家提高防范意識,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識甲肝,了解其危害
甲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癥狀包括發熱、乏力、惡心、嘔吐、黃疸等。重癥患者可出現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二、引起甲肝的高危行為
甲肝是典型的“病從口入”式傳染疾病,因此預防關鍵在于重視飲食衛生,尤應特別警惕以下幾種高危行為:
1.貪食半生不熟的海虹、蛤蜊、牡蠣等海產貝類
2.飯前便后不洗手
3.與感染者共用餐具
4.飲用未煮沸的生水
5.菜板、刀具等生熟不分開
6.易感人群未接種甲肝疫苗
三、加強甲肝疫苗預防接種
接種疫苗是預防甲肝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建議市民朋友們,特別是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前往附近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甲肝疫苗,增強自身免疫力。
目前,甲肝減毒活疫苗已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免費為18月齡兒童接種1劑次。同時也推薦餐飲從業者、旅行者等重點人群自愿自費接種甲肝滅活疫苗,接種程序為兩劑次(間隔6個月)。
四、海產貝類需安全食用
貝類水產品是傳播甲型肝炎的主要媒介,比如蠔類、蛤類、扇貝、毛蚶等,因為它們生活在海灘的泥沙里,海水、泥土容易被污染,在合適的條件下,甲肝病毒在貝類體內能夠存活三個月。市民在食用前,請務必燒熟煮透,避免食用生或半生的貝類,以減少感染風險。一般情況下,食物加熱至100℃一分鐘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牡蠣、毛蚶等容易粘附甲肝病毒的貝類產品,加熱100℃以上五分鐘后食用更加安全。
讓我們從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做起,提高防范意識,共同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