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洲、東南亞歸國后發熱?當心瘧疾“偷襲”!
2025-04-20 15:27:00 來源: 膠東在線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個“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嚴防輸入再傳播,鞏固消除瘧疾成果”。中國已于2021年通過世衛組織消除瘧疾認證,但每年依然存在大量輸入性瘧疾病例。煙臺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朋友:出境旅游、務工如前往非洲或東南亞等地區需警惕被瘧疾盯上!
1. 啥是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發瘧子”,主要是通過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的血液而感染所引起的傳染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血液寄生蟲病。瘧疾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周期性發冷、發熱和出汗退熱等癥狀,重癥瘧疾可出現意識障礙、嚴重貧血、肝脾腫大、昏迷甚至死亡。
2. 瘧疾在哪些地區流行?
瘧疾的流行區主要分布在非洲、東南亞、東地中海、美洲地區等,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東南亞地區瘧疾高度流行。
3. 在境外如何預防?
防蚊!防蚊!防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盡量避免在按蚊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
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涂抹驅蚊劑,防蚊叮咬;
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4. 回國后需注意什么問題?
從瘧疾流行地區返回后,要進行自我健康監測。瘧疾的潛伏期一般為7~30天,但也有少數情況潛伏期可能更長。一旦出現發熱、寒戰、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包括去過哪些地方、在當地停留的時間等信息,以便醫生能夠及時進行瘧疾的檢測和診斷。
責任編輯:劉文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