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31日訊 2020年新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遽然而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戰役!為有效阻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煙臺龍口各條戰線上的干部職工們迅即行動、團結一心,拉開了一場疫情防控大會戰,在這里,我們向奮斗在抗“疫”一線的榜樣致敬!
龍口返鄉探親軍人:以“閱兵精神”抗擊疫情
呂昀昌,一個1998年出生的帥小伙,一個回鄉探親的現役軍人,一個參加過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陸軍方隊的軍中精英,正和家鄉人民一起,為抗擊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雖然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小組長,但在勸返點上卻是不折不扣的“主力部隊”。
參加閱兵前后共8個月時間,他每天行進大約21公里,光皮鞋穿破了三雙,手套磨破了十幾雙,體重減了30多斤,在天安門廣場走過的96米、128步,給他最大的財富是不怕苦不服輸的精神,那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
在呂昀昌看來,“閱兵精神”和當前的抗擊疫情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隊列要求把每一個動作做到極致,抗擊疫情要求把每一項要求落實到位,隊列有嚴格的要求,抗疫要有嚴謹的精神,隊列要有不屈不撓的斗志,抗疫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就拿這次疫情來說,疫情要重視,但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戰勝它。
“東萊速度”之逆行者先鋒
“年前走不開,現在是走不了了……”東萊街道經貿站負責人、工作片副片長,還兼著防疫工作重任的黨員干部李劍,這個春節忙得腳不沾地,更別提回趟老家黑龍江過節了。“東萊街道規模以上企業就有20多家,要挨家下通知、做強調和解釋,我負責的林莊片有6個村、2500多戶,要督導村‘兩委’上報人員信息并進行匯總等等。單做一項工作并不復雜,多項工作一疊加,就忙得暈頭轉向了。”李劍笑著說,關鍵時刻,人人都要做“多面手”。
張海寧既是東萊街道黨員干部,也是一名年輕寶媽,年后剛剛休完產假就趕上了防疫工作,她二話不說,撇下五個月大的孩子,聽從領導的安排,早早就回到工作崗位。
東萊街道地處主城區,有17個城市社區,小區居民近8萬人,防疫任務十分艱巨,尤其無人管理生活小區是街道較大的防疫盲區。張海寧一到崗便被分到西渠小區以及威龍小區,無論在哪個小區,她都盡職盡責,向小區居民宣傳出門時戴口罩、勸退外來走親訪友人員、對所有進出小區的車輛和居民做好防疫提醒和信息登記……連續兩天,頂著凜冽寒風,她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半,一直值守在小區門口,加強防疫知識宣傳,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及重視程度,把緊出入小區的緊要關口,保障轄區居民健康安全。
像這樣一心撲在工作上、關鍵時候顯擔當的黨員干部還有很多。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身邊的人—疫情當前,基層干部不退,黨員不退。除了東萊機關的黨員,在防疫工作中,東萊街道還有很多主動加入到防疫戰線的黨員戰友,他們可能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們一句主動地過問、想要加入的熱情著實讓我們感動。和75名社區工作者一樣,是不講條件、沖在一線,與東萊12萬群眾共進退的先鋒戰士。
東萊街道成立的防疫工作和后勤保障小組,市里反饋情況第一時間核實,上級要求的數據第一時間報送,發布給機關的情況第一時間推送,他們用“沉穩、嚴謹、細致、高效”的工作作風跑出了防疫工作的“東萊速度”,是防疫“戰士”們的堅強后盾!
保電一線:“我是黨員,責無旁貸!”
防控疫情,電是重要保障。共克時艱,可靠用電不可或缺。1月29日上午,國網龍口市供電公司黨員先鋒服務隊來到龍口市人民醫院配電房,對保電線路及相關設備展開“地毯式”安全隱患排查。“越是最困難、最艱巨的時刻,越是需要我們黨員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做好榜樣。”公司黨委書記馬國峰表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抗擊形勢,國網龍口市供電公司迅速行動,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公司200多名黨員服務隊員和技術骨干,以共產黨員服務隊、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為載體,亮出旗幟,沖鋒在抗疫的最前線,不舍晝夜,全力做好應急搶修值班和供電線路、設備巡視檢查工作,重點做好疫情防治辦公室、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相關醫藥制品企業的供電服務保障工作,確保供電萬無一失。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市各級部門踐行初心使命,干部體現責任擔當,傳揚志愿精神,英勇奮斗、扎實工作,在重要實踐戰場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