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7日訊(通訊員 劉楠 王漢青)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fā)生后,萊州市程郭鎮(zhèn)西武官村迅速行動,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們沖鋒抗疫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擔當精神。他們不僅筑起了侵蝕不透的堅強堡壘,也成為帶領群眾抗擊疫情的“頂梁柱”和“主心骨”。
孫成仁:87歲老黨員為疫情掏出多年積蓄 手寫防疫標語成“抗疫”風景線
“沒事不要出門轉(zhuǎn)悠,別給國家添麻煩。”“千萬記得要戴口罩,做好防護最重要……”在程郭鎮(zhèn)西武官村,隨處可見這樣的手寫防疫標語,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標語的作者是87歲的孫成仁老人,一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
“眼下,各個村莊都在向老百姓宣傳防疫知識,我們村也要跟上,雖然我年紀大了,眼睛有一只失明了,但手腳還好使,必須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孫成仁說,這段時間,他自己手寫標語,雖然寫得比較吃力,但能出一份力就多出一份力。
一張張帶著文化味和人情味的宣傳標語貼滿了村莊大街小巷,這每一筆一劃都傾注了他對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的殷殷期盼。
據(jù)了解,在孫成仁8歲的時候,一場突發(fā)大病致使他一只眼睛失明,但他從來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不斷奉獻。2000年,他開始每年向黨組織繳納20—30元的特殊黨費。“我每年多繳20—30元黨費,一直堅持了30年。”孫成仁說,雖然錢不多,但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和責任。那時候他的收入來源僅為每年570元的退休補貼。而在發(fā)生疫情后,他又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村委會和鎮(zhèn)黨委政府,捐助100元。
在他的帶動引領下,全村的黨員群眾也紛紛響應,截至目前,該村捐款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205人,數(shù)額已達25500元。“孫成仁平日就特別關注國家大事,在國家危情時總是主動慷慨解囊,一直都是我們村黨員們的榜樣。”郭鎮(zhèn)西武官村黨支部書記孫玉桂表示,孫成仁是西武官村抗擊疫情捐款的首倡人,記得在2003年非典的時候,他也曾為抗擊“非典”捐款奔忙。除此之外,平日里村莊環(huán)境衛(wèi)生、防汛排水也都是孫成仁主動負責清理,并且不收取一分一毫的工資回報。
“年齡再大也是共產(chǎn)黨員,人家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還沖擊在抗疫一線呢!”孫成仁自信滿滿的表示,“2003年我們能趟過來,現(xiàn)在我們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采訪結(jié)束前,孫成仁還特意囑托記者,“平時沒事不要出門轉(zhuǎn)悠咯!別給國家添麻煩!你們自己工作的時候千萬記得要戴口罩,要消好毒!不能給社會添麻煩!”
志愿者服務隊:吹響“集結(jié)號”晝夜突擊排查登記
上崗、上門、登記、排查、提供保障……在西武官村,有一支10多人的志愿者服務隊,疫情發(fā)生后,志愿者們迅速“集結(jié)”,組織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志愿服務隊最大的年齡的名叫孫淑英,70多歲的她是該村的鄉(xiāng)村醫(yī)生。“作為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在這個時間更要沖在前面。平時,我也會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去服務老百姓,告訴他們在這個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防范什么,能夠出一份里,我很高興。”孫淑英說。現(xiàn)在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巡邏、消毒,只要工作需要,自己干什么都不怕。
“在這個非常時期,作為志愿者,我們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志愿者不只是個名字,更應該做實實在在的事。”志愿者服務隊杜秋云表示,疫情發(fā)生后,有些村民一開始還沒適應,偶爾還想出來聚聚;有的村民也不習慣戴口罩,因此他們的工作量很大。“有的村民不配合,那沒有其他辦法,就是嚴防死守,和大家講明白利害關系,在這個時候,只有共同利益,沒有個人情分。”杜秋云說。
志愿服務隊隊員24小時開展不間斷巡邏,實行網(wǎng)格化入戶登記排查。“只要看到閑逛聚集的村民就要勸說他們回家‘宅’著,只要大家遵守規(guī)定,做好自我防范才能抗擊疫情。”杜秋云說。經(jīng)過志愿者服務隊的不斷宣傳,村民也自覺了,不再隨意出門,而能為全村的生命健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