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最新論文《99例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介紹了對武漢金銀潭醫院的99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進行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研究顯示,99名患者中,50名(51%)患有慢性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研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更可能感染帶有慢性并發癥的老年男性。
這些消息引起了社會關注,同時也給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帶來了情緒變化,如恐慌,煩躁和焦慮等,進而導致血糖、血壓等發生波動。另外,雖然患者的病情發生變化,但因為疫情不敢到醫院看病取藥,進一步對身體造成了傷害。
防疫時期內,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家屬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情緒管理
首先,對于疫情不要恐慌,以平常心對待,相信國家和醫務工作者會積極幫助全國人民戰勝疫情;其次,既關注疫情,又不受疫情通報影響,合理安排自己的起居飲食;第三,微笑面對任何事情,開心快樂每一天;第四,遇到煩心事時,要對自己說鼓勵的話語,或者學會適當地忘記;第五,提高自身修養,利用這個空閑時間多看看書,任何喜歡的書籍都可以,但注意適時活動;第六,情緒不佳時,通過電話或微信,和朋友家人交談。
疾病管理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居家期間都要合理安排生活,做好疾病管理,須注意六個方面。
第一,合理飲食。攝入碳水化合物(大米、白面等主食類)要適量,要攝入優質蛋白和高維生素的食物。疫情正趕上春節期間,各家各戶可能都準備了不少肉類,但仍然要多吃蔬菜。
第二,合理運動。大家都知道運動有助于保持血糖、血壓的平衡,但也要量力而行,戴著口罩跳廣場舞是不可取的。因為疫情的限制,很難進行戶外活動,所以建議大家在家里多做運動,如在屋里來回走動,打太極拳(網上可以找到視頻,跟著做即可),還可以跟著視頻做廣播操、座椅健身操、單腳站立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居家活動。
第三,定期監測。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血壓、心率,但也不要過頻,以免擔心結果不好,影響情緒。一般在血糖、血壓穩定期,一周測定一天的血糖或血壓即可。
第四,生活規律。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每天睡好子午覺,建議晚上11點前就上床休息,多休息、多睡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襲。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是,別忘了吃藥!別忘了吃藥!別忘了吃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的中老年朋友記憶力下降,再加上突然不能出門,生活規律改變,可能會忘記吃藥,可以在手機上設個提醒,這樣就不容易忘記了。另外在疫情期間,需要長期服用固定藥物的慢性病患者盡量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拿取藥品,申請開具慢性病長期處方,避免到大醫院就診可能導致的交叉感染,減少暴露。
第六,及時就醫。如果病情確實控制不佳,如用藥后血糖、血壓仍然很高,還是需要及時去醫院找醫生,由醫生來調整用藥劑量,切不可自己隨意增加用藥劑量,以免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如低血糖、低血壓等)。只要做好防護,一般是不會傳染上新型冠狀病毒的。
感染防護
慢性病患者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大家都特別關心個人防護的問題,具體要如何做呢?
為了防止被感染,特別是在疫情發生強度比較高的地區,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要盡量減少到公共場所活動,盡量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須外出時,盡量做好個人防護,防護的最好方法就是戴口罩出門,勤洗手,多消毒。如果家里人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更要注意保護好家中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及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無論是自我隔離還是到醫院就診,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佩戴口罩。
最后強調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前,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的預防尤其需要重視。慢性病患者除了進行日常預防外,應持續保持血糖,血壓的穩定,在有限的條件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依從藥物治療。
作者:任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主任藥師
復核專家:張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合理用藥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老年藥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出品: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科學辟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