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3月10日訊(通訊員 文志東)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落實山東省與重慶市扶貧協作聯席會議精神,長期以來,魯渝寬領域交流密切、合作成果豐碩。尤其是山東省對重慶市脫貧攻堅,彰顯了“全國一盤棋”的大局意識,飽含了“魯渝一家親”的深情厚誼,展現了“攻堅一起上”的責任擔當,譜寫了魯渝扶貧協作的動人篇章。
千里情相系,科技強心劑。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作為市科技戰線上堅強力量,面對疫情彰顯情懷與擔當,心系山東。根據院黨委決策部署,重科院煙臺產研院開展系列務實舉措,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助力煙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是科學統籌,反應迅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產研院克服原材料供應不足、交通運輸管制、人員分類限制等實際困難,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啟動疫情應急科研攻關預案,組織成立專項研發小組,通過優化自身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大數據靶向精準分析技術、集成無感熱成像應用技術,結合一線防控需求,研發出紅外人體測溫儀、多功能高精度體溫檢測門、公眾智能消毒服務終端設備、測溫門禁考勤人臉識別一體機等系列智能抗擊疫情創新產品,目前部分產品已在山東抗擊疫情一線應用。
二是主動作為,靠前服務。針對當地政府所需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短缺,產研院牽頭組織成立了山東崇聞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訂購4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同步啟動相關許可證申報工作。在設備優化與調試、實驗室建設、產品檢測及相關許可報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其中2條生產線已投入生產,其余2條生產線預計月底前全部投產,日產醫用口罩將達30萬個,可有效緩解當地醫療防護產品短缺狀況。
三是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為了助力當地政府更高效的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產研院向福山區政府捐贈多功能體溫檢測系統及安全門、消毒液等抗擊疫情產品。多功能高精度體溫檢測門于3月4日在福山區清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福惠預防接種門診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這臺多功能體溫檢測安全門采用高精度紅外測溫傳感器,感應距離可達0.1-0.5米,人員通過金屬安全門,即可進行紅外人體測溫,真人發音報警,提示體溫是否正常,該套裝置投入使用后,極大的提高預防接種門診人員檢測效率。煙臺市日報、福山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專題報道了重科院彰顯情懷擔當,以實際行動與疫情賽跑,助力煙臺抗擊疫情的事跡。
四是重科品牌,榜上有名。重科院煙臺產研院研發的“智能消毒服務終端設備”和“測溫門禁考勤人臉識別一體機”兩款產品榮登“煙臺抗疫產品設計創新先鋒榜”。其中,智能消毒服務終端設備具備霧化手部消毒、臭氧發生空間消毒、自動紅外感應、遠程互聯網監控管理、面部智能識別等個性化模塊功能,可廣泛用于學校、銀行、醫療機構、餐飲酒店、景區及大型商業綜合體等公眾場所,減少疾病的傳播。測溫門禁考勤人臉識別一體機是集圖像采集、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比對、活體判斷、紅外測溫等功能于一體,采用先進的神經網絡算法,經數千萬次的算法訓練后形成的產品。具有識別率更高、識別速度更快,易用性大,安裝簡單,脫機動態人像識別雙目機無需行人特意配合,無需電腦控制等特點,性能全面領先于行業同類產品。
據悉,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煙臺產業技術研究院是魯渝科技協作的重要成果。為了落實重慶市與山東省扶貧協作聯席會議精神,加強魯渝科技協作對接,推動魯渝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創新支撐,由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煙臺市福山區人民政府于2018年共同成立。重科院煙臺產研院立足于煙臺市科技和產業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人才鏈、資金鏈和價值鏈,推動管理機制創新與產業技術創新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技術創新集群式發展,努力打造煙臺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和制度創新的示范樣板。(重慶科學院煙臺產研院 文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