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時刻3月15日訊(融媒體記者 王晶 李俊鋒)“驚蟄到春分,時節催農耕”,隨著天氣回暖,這幾天,各種農機陸續開進田間,進行機械化耕種、施肥、植保與澆灌作業,由此掀起了春耕、春播、春管的熱潮。

眼下,正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在蓬萊的一處麥田里,兩臺自走式植保機正在麥地里來回穿梭,給返青期的小麥進行除草作業。蓬萊市蔚陽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欒群先說:“驚蟄以后,3月5號就開始作業,現在1200多畝的小麥田已經完成了一半多。”
而在萊州朱旺村,前面的施肥機剛將肥料播灑在麥田里,后面自走式打藥機緊跟其后,進行機械化植保,而安裝在地頭上的水肥一體機也在待命,一旦天氣干燥,即可擰開閥門,接上自走式噴灌機,給麥田自行澆灌。在萊陽,農用無人機成為了麥田噴灑作業的主力軍。萊陽瑞春農機合作社會計徐春告訴記者:“現在接受訂單2萬畝,無人機打藥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節省了人力物力。”
麥田里傳來喜訊,春耕備播也有好的盼頭。在蓬萊市北溝鎮南羅村,幾臺大型機械正在田間作業。深耕機械在前開路,整地作業緊隨其后,一塊塊嶄新的、平整的田地躍然而出,勾勒了出一幅美麗的春耕圖。蓬萊市家勇農機專業合作社羅世光對記者說:“深耕作業現在已經能達到30多公分,它能打破原始的犁地層,增強土壤的透氣性。直接把它整平以后,下面的水分不至于流失,為以后的苗種著床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萊州鄭家村的一片田地里,農機手正駕駛著田園管理機,鉚足勁兒往前“沖”,身后留下了一條條筆直的壟行。萊州市豐陽農機合作社技術負責人李德敏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比往常年拖了能有半月時間,現在正借這個好墑情,我們開始開溝打壟,爭取保證豐收。”

在萊陽,無人駕駛的大型拖拉機正在進行播種作業。這臺拖拉機上加裝了一套北斗自動導航駕駛系統,有了這套設備,作業效率和起壟質量都大大提高。萊陽市建波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建波說:“無人駕駛省去勞動力,不用人工定苗,種子的用量精準。”
為確保農用機械能都拉的出用得上,煙臺市各地還組織農機化技術推廣人員、維修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為農機合作社、農機戶等提供農機春耕備耕技術指導,進一步推進春季機械化生產工作順利進行。萊陽市農業農村局農機化管理科科長劉景開表示:“我們農業農村局依托20多家農機合作社進行春耕備播工作,目前已接各類訂單5萬多畝。另外成立了黨員農機保障隊進行線上線下的培訓,指導全市的春季農機生產工作。”萊州市農業農村局農機業務科科長劉波海說:“從現在開始到5月份,我市的大姜、花生、春玉米,都將陸續播種,現在全市200多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正在檢修機具,預計全市投入的農業機械將達到1萬多臺。”
春耕生產農機唱主角,遇到困難,供電部門來幫忙。疫情期間,隨著農村電力負荷增長,灌溉水利用電緊張,福山區丁家夼水利臺區原來50千伏安不能滿足灌溉需求,急需增容。供電部門迅速組織人員,縮短辦電流程,將變壓器容量增容至200千伏安。福山區丁家夼村村民安德軍告訴記者:“現在櫻桃馬上需要澆水,機井電壞了,抽不上水。電業公司知道之后,馬上安排人過來給維修出來了,這樣我們也能正常澆水,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目前,國網煙臺供電公司已經制定了2020年春耕春灌保供電方案,對農業灌溉線路和變電站進行專項巡視,組織春耕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搞好用電隱患排查和檢修,開辟綠色服務通道,實施報裝、勘測、驗收、通電等一條龍服務,加快春灌用電報裝、增容手續的辦理速度,優先保障農民春灌用電需求,以最快速度完成通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