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3月16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孫嘉偉) 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目前海陽市方圓街道的六類經營點已順利復工復產。經過此次,也促使商戶進行經營模式和理念的創新,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新元社區百多鮮超市,一些顧客正在進行入店前的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為達到疫情防控的要求,店門口準備了84、酒精、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而店內的客流量也明顯增多,一些消費者正在采購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
超市負責人李振華介紹:“受疫情影響,我們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從原來的只做線下門店,轉變為線上下單,門店自取或送貨上門等方式來做”。
記者了解到,百多鮮門店是從3月4日正式營業的,目前進店人數日均在70人到100人左右,每天的銷售額能達到7000到1萬元,這樣不錯的業績正是歸功于門店經營思路的轉變。
在大都匯染燙沙龍店內,厚厚一沓客戶名單顯示了最近密集的客流量。據這里的負責人介紹,自3月4號開業的一個多星期內,已經接待了300余位顧客。為了避免人流聚集,他們利用微信小程序,提供在線預約服務。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發型師和剪發時間。現在正值春耕備播時間,在海陽市福田農資銷售有限公司,也迎來了不小的客流量。但由于目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一些種植戶無法入店購買,村民也開啟了線上付款、線下“代購”的模式。“農戶都是提前打電話給我,然后一個村子有一個來的,我們就會讓他們給大伙兒一起捎回去,付款也都是轉賬的多。”福田農資銷售有限公司經理孫忠貞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