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3月27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孫小惠 焉衛軒)“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笔翘佤敹噌t生的墓志銘,也是他一輩子行醫生涯的概括與總結。治愈、幫助、安慰,對醫務人員來說,是沉甸甸的責任和目標,煙臺市芝罘區婦幼保健院護士苗文麗在“新冠肺炎醫療服務中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銘言,給疫情期間的重點人群帶來特殊的溫暖和幫助,治愈、安慰了一顆又一顆恐慌、無助的心。

從事傳染病護理工作10余年的苗文麗,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白衣戰士。有名人員在觀察期間出現過敏、低燒的現象,隔離服務中心迅速將他轉到定點醫院進一步檢查,排除確診可疑后又轉回服務中心休養,苗文麗負責為他測量體溫、詢問具體情況、準備相關飲食,全程沉著冷靜、耐心細致,安撫了他緊張的情緒、治愈了過敏的不適,令他十分感謝。
面對疫情,多數人是恐懼、焦慮的,有戶入境的一家五口,因焦慮寢食難安。苗文麗詳細詢問全家有無基礎病史,并告知他們隔離的目的以及注意的相關問題,及時提供營養餐,不斷的給予關心,讓他們可以安心在隔離點觀察,老人以及孩子情緒慢慢穩定,并積極配合相關工作,“我們在這里除了對他們進行醫學觀察,最主要的還是要安撫他們的情緒,滿足他們合理的需求”苗文麗說。

作為一名婦幼醫護人員、一名6歲孩子的母親,苗文麗對孩子有著無限的愛,服務中心里有從湖北返煙的一家三口,爸爸帶著兩個孩子,老大10歲,老二僅4個月。苗文麗擔心年幼的寶寶不能得到較好的照顧,每次接班后她都會主動到屋內看望他們,為小寶寶沖奶粉、換尿不濕、查看體溫及有無紅臀、進行嬰兒撫觸按摩,檢查老大功課情況……她主動承擔了“臨時媽媽”的責任,讓兩個孩子在服務中心感受到滿滿的“母愛”。
為節約物資,服務中心的護目鏡都是用消毒液浸泡、沖洗、晾干后重復使用的,因為佩戴護目鏡時間較長,苗文麗的眼睛被消毒液刺激而導致角膜發炎,同事勸她多休息,可她始終堅持上崗,因為她知道這里的醫務人員有限,自己休息了,別人就要多辛苦些,她想和自己的戰友們一起并肩作戰。
“我兒子很依戀我,這次來服務中心之前,我告訴他,媽媽要出來和‘小病毒’作斗爭,答應每天和他‘匯報’我們的戰爭情況,讓他在幕后和我們共同作戰,他才接受了我這么長時間的離開!泵缥柠愓f,兒子是她最大的牽掛,但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服務中心每天都會有新一批的重點人群進來,新老人員不斷更替,他們要做的就是監護好每一個人的身體、心里的健康狀況,防止交叉性感染,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

醫學是面向人而生,是為了呵護人的健康、解除人的種種不適而產生的一種專門的學問,“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既神圣,又質樸。苗文麗用自己所學的專業做了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用實際行動表達著醫學對生命的掛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