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4月1日訊(記者 劉妍 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準媽媽從懷孕開始,直到生產為止,會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檢查項目。產前檢查有時候可能讓您覺得有點麻煩,或者還會給您帶來一些困擾,但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不管對孕媽還是胎兒來講都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孕媽可以通過檢查了解寶寶和自己的健康狀況,也能更合理地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節。
那么怎樣做好孕期定期檢查呢?正確的產檢時間是怎么樣的呢?3月31日煙臺毓璜頂醫院產科公益線上課再次開課,產科渠力平副主任做客直播間,為準媽媽們普及了孕期正確產檢時間等相關知識。

渠力平介紹,按照《婦產科學》中建議:“首次產前檢查的時間應從確診早孕時開始,以6~8周為宜;首次產前檢查未發現異常者,應于妊娠6~14、14~20周各1次,20~36周每4周1次,妊娠37周以后每周檢查1次,共行產前檢查11~12次。”準媽媽們可以按照上述原則,根據母胎情況,安排產檢時間,但若存在高危因素或者出現反復不規則陰道流血,持續性腹痛,胎動過頻或者明顯減少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
渠力平表示,B超檢查在整個孕期的檢查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NT檢查是一項檢查胎兒頸后透明帶厚度的檢測,通過厚度來判斷早期胎兒的發育情況,是產前篩查胎兒染色體是否異常的一種方法,而且也是判斷是否是唐氏兒的依據。一般NT數值小于3毫米正常,數值越高患病風險也就會越大。渠力平強調:“NT檢查是一項比較簡單的檢查,孕媽不需要做過多的準備。但是必須要在懷孕后的11-14周才能做,如果過了時間的話就做不了了”。在孕15~20周的時候,寶寶發育正適中,手腳看的也都比較清楚。可以看出寶寶身體是否發育完全,是否存在畸形、多胎或者胎兒是否存活等問題,渠力平總結到,整個孕期總共5~6次的B超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渠力平還提到,在懷孕期間,由于激素的變化,再加上大多數的準媽媽在孕期營養都會比較充足,所以孕婦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而懷孕時孕婦得糖尿病會導致胎兒過大、畸形甚至死胎。但是妊娠糖尿病是可以通過產檢早期發現從而得到有效的控制。
隨后,渠力平又介紹了分娩過程中胎兒大小、產道、產力所起到的作用,她重點介紹了產婦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過程的重要影響,渠力平說:“有些產婦對分娩害怕和恐懼,臨產后表現出焦慮、不安和恐懼等心理狀態,聽不進醫護人員解釋,也無法配合相關的分娩動作。導致產程延長,出現胎兒窘迫”。渠主任表示,生孩子都會痛,除了耐痛能力特差的人,自然分娩的痛都是常人可以忍受的,目前醫院擁有無痛分娩技術,能夠大大減少這種痛苦。自身條件良好,又能配合助產士的準媽媽,一般在順產過程中都能順利升級。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