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4月10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隋洪頡) ?近年來,煙臺海陽龍山街道堅持“軟件做硬,硬件做實”的原則,緊緊圍繞脫貧指標,從貧困戶幫扶到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再到扶貧產業開發,多措并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61歲的劉炳文是龍山街道斜山村的貧困戶,年輕時因為意外,失去了左手,年邁的母親又有病,常年需要藥物維持,這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劉炳文一家擺脫了貧困,日子也越來越好。劉炳文說:“辦事處和村的領導對我特別照顧,不定時給我送生活用品和藥,讓我感受到黨和政府實實在在的溫暖。我本身是個殘疾人,現在村里還給我安排了簡單的活,也有了收入,相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這些貧困戶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龍山街道堅持疫情防控和扶貧兩手抓、兩不誤的原則,積極開展書記遍訪,落實“雙幫扶”責任,對轄區內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全面摸排,建立疫情期間問題臺賬,逐一落實解決。同時開展了“防疫情,送溫暖”活動,安排專門力量定期給貧困戶發放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龍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海寧說:“我們針對無法離村的貧困勞動力,增加扶貧公益專崗進行兜底安置,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貧困戶收入造成的影響。”
龍山街道遲家莊村是一個擁有百十戶人口的小村,也是煙臺市級貧困村,為了提高集體收入、為村民增收,去年在龍山街道黨委的扶持下,村里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了40畝地種植黑玉米,雖然種植面積不大,但也給村里增加了近五萬元的集體收入。龍山街道遲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遲占新告訴記者,“2019年我們村種植黑玉米,由于去年天氣有點干燥收入一般,今年預計再增加20畝的數量。”目前,龍山街道有叢上村、新平村、遲家莊村三個煙臺市級貧困村。近年來,叢上村利用專項扶貧資金對全村進行基礎環境打造,為貧困村摘帽打下良好基礎,下一步龍山街道將繼續結合幾個村的特色,發展特色產業,真正帶動村莊脫貧致富。龍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海寧表示,“以貧困村遲家莊村為試點村,以點帶面推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浪潮,為今年穩定脫貧注入新動力。同時計劃對三個市級貧困村進行基礎設施再升級、再打造,保障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