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4月21日訊(通訊員 孫旭寧 孫曉平) 農村胡同絕不僅是交通的衢道,更是百姓生活的場所,文明程度的體現。春暖花開,走進萊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小于家村,村主干道兩旁柳樹吐新綠,所有小巷整潔靜謐。一條胡同中,幾位村民坐在家門口閑聊,見一位老人不時走來走去,便笑喊了一聲,“老于,別來回轉了,歇會兒,胡同里夠干凈了!
百姓口中的老于是村莊剛上任的“胡同長”于元作,負責胡同里的環境衛生,征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等。目前,在永安路街道下轄的16個村,每個村的每條胡同都有一位像于元作這樣,有著同樣身份、同樣職責的“胡同長”,共計380名。
今年以來,該街道創新基層管理舉措,推行“胡同長”區域負責制度。在每個村以胡同劃分網格,選出一名責任心強、較長時間在村內居住的黨員或者村民代表擔任“胡同長”,并在胡同設置“胡同長”公示牌,附有姓名、職責和轄區范圍。
“別看胡同長‘官’不大,管的事可不少呢!焙R孫家村黨組織書記劉學春說。
根據永安路街道制定的“任務單”,胡同長不單每天至少需要巡查1次胡同內環境衛生、違法亂建、環保治理等情況,對發現的不利于人居環境整治行為,及時制止整改并上報村委、街道,而且要著重圍繞鄉風文明、鄰里互助兩方面,宣傳上級政策法規、收集民愿民意、化解鄰里糾紛矛盾,使基層治理與服務能效實現雙提升。
經過3個月的實踐運行,目前“胡同長”制度成效凸顯:他們發揮黨員、村民代表聯戶作用,為村莊發展征集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織密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網;他們督導胡同人居環境,組織村民每周五清理衛生,織起了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監督網;他們在疫情防控期間,逐戶摸排、宣傳防疫知識,織密了疫情防護安全網;他們走街串巷宣傳政策,解決糾紛,幫弱助貧,織實了基層管理民生網……
“可以說,我們這16個村莊不僅各個胡同、各個家庭比起來、賽起來了,村莊間的工作推進也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構建出‘小胡同、大治理’基層管理格局,真正讓小制度發揮了大管理作用,讓胡同長成為黨支部與村民聯系的橋梁紐帶!庇腊猜方值擂k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好的制度既能成風,也能化人。通過黨建引領來“撬動”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永安路街道推行的“胡同長”制度,如今已成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基層黨組織掌握本村各項工作的重要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