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4月30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周雪峰)近日,萊州市萬合檢測儀器有限公司成功入庫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成為該市首家儀器儀表行業入駐軍隊采購供應商的軍創企業。總經理蘇建坤自2013年退役后,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本色不改,敢打敢拼,從鑄造行業的門外漢逐步成長為行業翹楚,趟出了一條退役軍人自主創新創業的路子。
一天睡4個小時,自學吃透鑄造業檢測儀器原理
“我在部隊接觸過油料化驗,也學過信息化管理,退役后,經過一年的調查研究,發現以萊州為中心的周邊鑄造企業很多,打算在萊州自主創建鑄造行業專用檢測儀器的公司。”2015年,蘇建坤投資成立萊州市萬合檢測儀器有限公司,不斷進行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我們當兵的,就有滿腔熱血,不怕吃苦,敢闖敢拼。創業初期硬逼著自己學財務、學技術、學設備維修,鑄造企業大都晚上開爐工作,我每晚10點出發,挨家挨戶走訪,凌晨四、五點鐘回家,瞇一會就起來。白天就自己把檢測設備拆了裝、裝了拆,仔細研究設備原理,跟工程師學寫程序,每天最多睡個4個鐘頭。”就是憑著這股鉆勁、韌勁,蘇建坤逐漸從一個鑄造行業的門外漢成為萊州市鑄造行業的領軍人才,并當選為萊州鑄造業協會秘書長。
睡面包車,精打細算,闖過創業初期難關
創業初期,蘇建坤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短缺。“創業第二年,才買了第一輛面包車。去年情人節那天,接到淄博急單,到達淄博已經晚上十點半了,我就在面包車里睡了一晚上,其實也不是真找不著賓館,主要是價格太高了,兜里真沒有那個錢去住賓館,”談到這段經歷,蘇建坤眼角有些濕潤,“睡到早上4點來鐘,凍起來了,圍著車使勁的跑,熱熱身,連車上空調都不舍得開。創業剛起步的時候,資金就是這么緊張,那段時間不敢回想,一回想都是眼淚。”創業有太多未知風險,雖然有巨大的資金缺口,但是蘇建坤從不向父母伸手,也不向親戚借,而是勒緊褲腰,精打細算。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公司發揮企業人才優勢,自主研發的MES信息化管理系統榮獲“萊州市創業創新大賽”三等獎。憑著扎實的技術水平,專業的人才優勢,蘇建坤的產品得到行業認可,客戶、銷路慢慢積累,公司開始盈利。蘇建坤抓住時機,馬不停蹄帶領團隊與意大利GNR公司達成協議,計劃投資1.5億元,共同研發生產油料光譜儀項目,此項目落地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國防事業和民用體系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通宵為鑄造企業免費做實驗,摸透鑄造行業
“剛開始接觸鑄造行業儀器檢測設備行業,我自己拎著檢測設備,挨家挨戶去跑。很多企業根本不認可我們,一是企業本身都有固定供應商,二是我對鑄造行業以及檢測設備、銷售業務也不熟悉,那時真是四處碰壁。為了打開困局,每晚10點準時出發,免費為鑄造企業提供儀器檢測試驗,白天就跟工程師研究解決方案,對比檢測數據,第二天晚上現場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當前鑄造企業面臨行業升級,鑄造車間溫度高、通風差、粉塵多,那年夏天我的胳膊全都燙露了皮。”不斷地攻堅克難,不斷地發揮企業人才優勢,萬合檢測儀器鐵水分析系統、萬合潤滑油光譜檢測軟件、萬合微量元素分析儀控制系統軟件三個自主研發的軟件獲得軟件著作權。蘇建坤用誠意打動客戶,用核心技術贏得客戶信賴,萬合檢測在鑄造行業得到認可,公司業績穩步提升。
研發“智能人體測溫系統”,組織捐款捐物,彰顯退役軍人本色
“退役不褪色,換裝不換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蘇建坤更是用自己實際行動彰顯了退役軍人本色。在萊州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發動下,蘇建坤積極響應號召,“精準對接有技術創新的專業人才,全力攻關,成功研發智能人體測溫系統,榮登煙臺抗疫產品設計創新先鋒榜,為疫情防控貢獻點自己的力量。”作為萊州市鑄造業協會的秘書長,他還積極組織動員會員單位,發出倡議,會員單位累計捐款捐物70余萬元。蘇建坤第一時間走訪慰問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崗位的交警、醫護人員和高速路口值班人員,親自送去了價值近萬元的方便面、礦泉水、牛奶等愛心日用品,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蘇建坤,1987年出生,2008年入伍,2013年退役,2015年自主創業成立萊州市萬合檢測儀器有限公司,現任該公司總經理,萊州市鑄造業協會、萊州市工商業聯合會·鑄造商會秘書長,萊州市青年企業家聯誼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