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5月8日訊(通訊員 董士杰) 點對點推介政策,訂單式開展培訓,設立147名就業招聘組織專員,提高失業保險發放額度。煙臺市芝罘區打出組合拳,讓就業有溫度有力度。
認真盤活“供給側”,持續深挖就業工作潛能
深入開展援企穩崗“護航行動”。“我廠目前有員工360多人,我們從網上直接申請了穩崗補貼,很快就返還到我們企業賬戶了,有了這部分資金,我們企業的負擔也減輕了不少。”煙臺市電纜廠總工程師楊旭光介紹。今年以來,芝罘區人社局進一步加大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力度,提高招用就業困難群體企業社保及崗位補貼發放力度,對8000余家符合條件的區屬企業,安排專人點對點開展政策推介、宣傳發動,全面推行網絡申報、一站式審批,努力做到應享盡享,年發放援企穩崗、就業創業補貼2000萬元。
深挖就業創業載體帶動潛能。發揮好全區13個創業孵化基地、9個創業型街道(社區)等載體作用,最大限度發揮政策優勢、資源優勢,用足用好國家貸款貼息政策,強化資金場所扶持,助推創業企業發展壯大,積極拓展崗位增量,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00萬元。同時,為了積極備戰煙臺市創業大賽,重點篩選10個創業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培育,加大政策宣傳推廣,進一步濃厚創業氛圍。自2020年1月1日起,一次性創業補貼申領條件中的“正常經營12個月以上”放寬為“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將2020年1月1日后首次領取小微企業營業執照創業人員的一次性創業補貼金額由2萬元提高到3萬元。
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嚴格落實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不停訓”工作要求,密切與華普億方等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大力推廣線上培訓、訂單式培訓,根據大學生、“4050”人員、農民工等不同群體需求,推行專業性、差異化培訓,全年實現育嬰、家政、茶藝等技能培訓6000人次,努力推動勞動者“強素提能”。 2020年2月6日至6月30日期間,對承擔任務的線上培訓平臺,根據培訓合格的重點群體人數,按照培訓補貼標準的20%向線上平臺支付培訓補貼;對參加線上培訓并考核合格的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按照5元/學時標準,階段性給予生活費補貼。
努力摸準“需求側”,精準化開展就業服務
認真落實就業服務專員制度。在全區設立147名就業招聘組織專員,實行區、街、居三級網格化管理,區分失業職工、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特點,采取入戶走訪、集中宣講等形式,精準推薦用工崗位、推介就業政策,年推送就業崗位9000個以上。
著力提升招聘會舉辦質效。堅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線上依托芝罘區人才網、人社公眾號、園區人力資源機構等媒介,定期推送崗位招聘信息,幫助用工雙方“牽線搭橋”;線下適時舉辦“技能人才專場”“制造業專場”“餐飲服務業專場”等各類招聘活動100場,努力推動就業服務由“大水漫灌”式向“精準滴灌”式服務轉變,全年提供就業崗位7.5萬個,新增就業再就業3.5萬人。
加大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是幫扶重點。從今年2月起,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90%(1719元/月)。對于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疫情期間堅持不裁員且正常發放工資的企業,享受的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2月4日后到期的,可階段性延長至2020年6月30日。同時,依托區、街、居三級就業工作網絡,想方設法幫助制訂就業計劃、專項職業指導、職業技能培訓、推薦就業崗位,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努力實現“出現一戶、援助一戶、穩定一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