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8日訊(通訊員 董士杰) “三重”工作,事關全局,事關長遠,是芝罘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連日來,芝罘區各有關部門加強配合協作,主動靠前服務,謀真招、出實招,破解制約“三重”工作的瓶頸和難題,凝心努力推進“三重”工作,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境界。
記者近日來到位于大海陽路與西大街交匯處的大商城市樂園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械運轉,近200名建筑工人各司其職,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舉目望去,被藍色安全網包裹的樓宇群正加速崛起、快步成勢。未來,一座有著215.5米的超高層建筑將拔地而起,融合住宅、商業零售、商務辦公、休閑娛樂、文化旅游等豐富業態,為煙臺人帶來休閑娛樂辦公居住的新選擇。兩個多月前,這里的施工現場還是人員稀少、進度緩慢。“為了確保項目按時保質完成既定目標,我們聯合企業安排專車,往返2天2夜,歷經數千公里,從四川、陜西等地安全地把工人接回來,使得項目能夠正常運作起來。”通伸街道辦事處經濟服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人員和原材料運輸是重點項目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撐,位于煙臺站周邊的陽光壹佰二期項目于去年12月正式動工“重啟”,年后同樣受施工人員無法返崗和原材料短缺的制約,影響建設進度。為了協助項目方盡快開工,區“三重”工作專班與毓璜頂街道主動靠上服務,安排督考員全程跟進,督促街道積極與交警部門進行溝通,及時反映項目存在的問題,為拉運土方的車輛辦理了通行證,同時開辟了外省施工人員返煙綠色通道,并在轄區為施工單位尋求合適的職工宿舍。目前,省外人員已全部返崗,兩塊施工場地火力同開,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城市綜合體蓄勢待發。
山東鳳翔醫養健康科技產業園是位于臥龍園區的市級重點項目,占地306畝,總投資20億元,目前一期的主體已基本完工,醫療器械研發中心正在進行室內砌體和屋頂挑檐施工,園區建設初具雛形。“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企業負責人反映,由于園區未來業務主要圍繞醫療康養展開,行業的特殊性要求必須建設雙回路電,未完成電路改造就無法對部分道路進行硬化,各類設施進場受阻。”區“三重”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企業反映的問題后,專班第一時間與屬地街道和相關部門聯系,并針對此事進行了專項跟蹤督辦,經臥龍園、項目投資方以及相關部門商討,目前已形成改造方案并報送至市行政審批局,批復后將徹底解決項目用電問題,為后續工作順利推進破除了阻點、痛點。
今年以來,芝罘區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把疫情防控“第一任務”和經濟發展“第一要務”有機統一、統籌布局,經區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探索推出“一個事項、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調度運轉體系,整合重大項目行業主管部門職能,成立區“三重”工作專班,抽調“督考員”組成專職督考組,集中沉到項目一線,實時調度動態進度,靠上協調解決問題困難,區紀委監委安排紀檢干部,成立問責組,全程參與督導考核,持續跟蹤問效,對督查中發現的落實不到位、責任不擔當、避重就輕不攻堅等突出問題進行問責,旗幟鮮明地倡導“攻山頭、炸碉堡、涉險灘”的工作導向。
為了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芝罘區按照實事求是、應選盡選的原則,明確了重大區片、重點項目、城建重點項目、棚戶區改造項目、重大事項、重點推進項目等6張責任清單,將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導向作用強、影響力大、與上級政策銜接程度高的106項重要事項全部列入區級層面進行集中調度,確保重點工作不撒不漏、優質高效。為了督促項目單位想方設法拼時間、搶進度,建立完善了督考一體機制,對重大項目“每日到訪”,第一時間發現項目推進障礙,通過組織召開協調碰頭會、容缺辦理等方式,及時為項目建設暢通“綠色通道”。同步建立“日報、周報、專報”信息報送機制,項目存在問題和協調推進情況不定期搜集報送,截至目前共編發簡報11期、專報2期、督辦單1期。通過信息報送交辦機制及一系列扎實舉措,海和海洋產業研發科技園土方運輸、煙臺藍白食品加工物流園用電超負荷等一批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為項目研究、轉辦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