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月23日第7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即將來臨之際,煙臺市文聯按照省文聯和市委宣傳部統一部署,組織發動各文藝家協會和縣市區文聯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下,以采風創作、公益培訓、文藝演出、展覽展示為服務內容,以“網絡服務+現場服務”為服務形式,以農村、社區、學校、企業、醫院等一線基層為服務領域,以文藝志愿服務隊為服務主體,精心籌備了30多場次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目前,各項文藝志愿服務已有序展開,即將掀起活動熱潮。煙臺文藝志愿者將以此為契機,在扎根基層中,以人民需求為導向,創作出更高藝術水準的精品力作奉獻給群眾,切實為群眾送文化、種文化,讓廣大群眾在參與中得實惠,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

煙臺文藝今起推出
第7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系列報道
“5.23影像志”
本期搶鮮聚焦市作協
煙臺市作家協會
文學公益云講座 催生孩子“作家夢”
煙臺市作協文藝志愿者依托網絡平臺,牽手城鄉中小學生,于5月15-18日連續開展了兩場旨在培養提高中小學生閱讀興趣和寫作技能的文學公益講座活動,受益師生近500人。


5月18日,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作協主席團委員、煙臺市作協主席王秀梅為煙臺開發區第三初級中學八年級的同學們奉上了一堂題為《中學生的青春文學》的文學盛宴。
這堂課
王秀梅主席圍繞三個方面展開講述分享
從文學代際角度,分享了70后這一代作家的中學文學經歷——讀書、辦文學社、嘗試寫小說等,從而提出初中學生完全具備閱讀、感受、寫作等文學能力的文學觀。
分享了中國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印記——“新概念作文大賽”。介紹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起源、宗旨等以及通過大賽發掘出的大批青春寫手的近況,特別介紹了近十年來活躍在文壇上的以當年新概念大賽獲獎者為主的80后作家群——張悅然、張怡微、任曉雯、郝景芳等。
分享了文學觀:通過美國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文學觀,說明寫作沒有特別的魔法。詳述了寫作技藝、寫作狀態、心靈表達等寫作話題。


最后
王秀梅給同學們提了三個建議
多觀察,多讀書,學好現有的學科
強調了知識性在小說中的重要性
互動環節上
張夢蕊同學說
聽了作家王秀梅老師的講課,感覺作家并不神秘,寫作也沒有什么魔法,就應該多讀書,培養想象力,大膽練筆,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作家夢。
該校課程研究室主任
宋雪峰老師說
復學復課前夕,王秀梅主席采用網絡授課模式,為我校八年級學生做了一場精彩的文學寫作公益講座,真是太難得,太及時了。通過王主席的啟發引導,相信走過疫情陰霾的學生會更加熱愛讀書和寫作。期待市作協能有更多的機會為學生們送上更多的文學大餐。
在這之前的5月15日,市作協文藝志愿者、兒童文學作家米吉卡為萊山區東風嶺小學4年級部的150余名小學生上了一堂《童書中的成長力量》的網課,通過妙趣橫生的四個故事來講述人生道理,同樣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談起組織這兩場文學公益活動
王秀梅說
“今年的5·23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與往年相比,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受疫情影響,無法現場組織大規模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但疫情阻擋不了文藝志愿者“到人民中去”的步伐,隔離病毒,隔離不了廣大作家傾心服務人民的熱情。到不了現場,我們就發揮協會資源優勢,把文學公益活動搬到網絡上,利用學校疫情期間既有的網課平臺,有針對性地為中小學生送上他們急需用到的文學知識和寫作技能。尤其是自己參與授課,親身感受到學生們對文學的那種熱愛,也很受感染和鼓舞。下一步,我們作家協會將繼續圍繞“到人民中去”的服務宗旨,發動更多的文藝志愿者,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自覺投身并融入到社會中去,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相關鏈接:
2014年5月,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紀念日5月23日設立為“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