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6月2日訊(記者 王向榮 鄔勇)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收官之年,在6月2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全市2020年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主要舉措。
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排放管理,推進鍋爐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重點行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整治、工業爐窯專項整治,港口碼頭揚塵污染治理、“散亂污”企業清理等工作,完成建成區內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任務;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加強柴油車遙感監測和集中停放地聯合檢查,扎實推進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完成1個超級空氣質量監測站,1個VOCs監測站,2個港口空氣質量監測站,2個交通空氣質量監測站建設,建設企業排污智能管控系統,保證重污染天氣應急和錯峰生產期間減排措施落實到位;完善空氣質量改善激勵約束機制,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駐點督查,定期公布鄉鎮環境空氣質量數據和排名,對排名靠后的鎮街實行約談、限批;嚴格執行《煙臺市大氣污染防治量化問責規定(暫行)》,傳導工作壓力、壓實工作責任。
今年春季以來,我們會同相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運用道路走航、無人機航拍等手段全面檢查市區各類揚塵污染源,截至4月底,共檢查揚塵點位488處,發現問題點位263處,對存在問題的117處點位開展了“回頭看”,有效控制開復工后各類揚塵污染。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狠抓重點流域和飲用水源地治理,確保大沽夾河等26條重點河流市控及以上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65%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清單,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管;開展縣市區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鞏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成效,完成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生態環境違法問題摸底排查,“一源一策”實施清理整治;打好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統籌抓好渤海、黃海問題整改落實。推動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確保2020年近岸海域水質穩中趨好,水質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達到省考目標要求,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
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抓好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和修復,加強對所轄范圍內的建設用地管理;強化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的監管,組織對重點監管單位開展監督性監測,加快推進全市84個地塊的土壤初步采樣調查工作;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啟動焙燒氰化渣“點對點”利用豁免管理試點;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開展重金屬減排行動,完成重金屬減排和涉鎘排查整治行動;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完成規范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工作;啟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督促做好化工集聚區及周邊地下水污染問題整改。
持續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持續開展督察整改任務清單化調度,聚焦尚未完成整改問題,嚴格整改銷號管理,強化抽查核實,堅決避免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全面啟動生態環境保護駐區督查,抓好省環保督察熱線反映問題整改,形成永不落幕的環保大督察、永不停歇的環保大整改。
今后一段時期,煙臺將緊密圍繞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扎實推進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