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全球工業加速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工業互聯網成為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倍增的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濟南積極順應新形勢,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創新引領作用,推動我市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建設,爭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城市。
平臺建設發揮“集聚”效應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系統的“加速器”。6月13日,濟南市舉辦工業互聯網牽手行動活動,通過搭建工業互聯網供需對接平臺,發掘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項目。據了解,目前我市擁有1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31個省級產業互聯網平臺。其中,“浪潮云in-Cloud工業互聯網平臺”獲評全國10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企業應用市場,提供涵蓋IaaS,PaaS和SaaS的全方位應用服務,累計服務128萬企業客戶,連接設備385萬臺。共有31家企業入選山東省產業互聯網平臺示范,居全省首位。
濟南圍繞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解析、平臺、安全、融合應用,開展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創新示范項目征集工作,2019年濟南市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示范(儲備)項目庫,共30個項目,合計投資額5.76億元。同時,面向全市工業企業,開展了“5G+工業互聯網” 應用試點項目征集工作,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入選“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儲備)項目,項目涵蓋冶金鋼鐵、裝備制造、汽車、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等工業應用場景,合計投資額2.99億元。
如今,工業互聯網已成為建設數字經濟、做強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2019年,濟南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實現收入約990億元,年均增速20%左右,擁有相關企業1000余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兩化融合指數98.07,居全省首位。初步形成涵蓋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解決方案、新一代網絡設備、工業軟件、工控系統與傳感器、安全設備與產品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
濟南市“5G+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項目發布
頂層設計為“制造”添色
近年來,我市加大工業互聯網支持力度,相繼出臺《濟南市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濟南市促進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濟南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政策文件。全面實施“2+6+N”戰略,圍繞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總體要求,聚焦工業互聯網生態化供給、體系化應用、融合性賦能、上云上平臺、立體化安全、全方位服務六位一體的發展任務,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未來三年,濟南市將每年拿出不少于1億元財政資金專項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推動濟南工業互聯網核心供給能力、應用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立足山東、輻射全國的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標識解析體系構建行動”的發展目標。在2019年4月,全國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解析節點(濟南)正式落地。我市成為全省首個落地解析二級節點的城市。2019年11月6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儀表行業應用服務平臺)在濟南正式上線,儀表應用行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建設邁上新臺階。
濟南市工業互聯網供需目錄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