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煙臺視察指導工作時的一席話,是高瞻遠矚的藍圖擘畫,為煙臺國企改革把脈定向,更激活煙臺國企改革的動力活力。
時光彈指如飛電
兩年來,煙臺在新時代深化國企改革中
率先啟動“三年行動計劃”
繪制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跑出令人矚目的“加速度”
奮力挺進全國第一方陣
這組數字,更具說服力——2019年,煙臺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05億元、利潤總額173億元、凈利潤139億元、上繳稅金79億元;年末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國有權益分別達到2905億元、1330億元、796億元。

看煙臺,新擘畫!
2019年,督促企業制定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綜合性改革實施方案,全面啟動改革;2020年,推動企業打出改革攻堅“組合拳”,確保各項改革措施深入實施,改革政策及時到位;2021年,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全面進行總結,持續鞏固提升。
沿著國企改革“設計圖”和“時間表”,煙臺的改革路徑方向明確,任務目標逐步清晰。
惟變所出,萬變不從。
兩年來,通過混改一批、上市一批、重組一批、提升一批,煙臺初步培育形成了一批體制機制活、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優、運營效率快、發展質量高的現代化國有企業。

“混改一批”。在13戶一級企業中,有萬華化學集團、冰輪集團、泰和新材集團、張裕集團、東方電子集團等5戶混合所有制企業,形成了國有資本、社會資本、外資及員工等多方構成的利益共同體。正在加快推動交運集團、北極星公司、蓬長客港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裕融資租賃、正浩制鹽、東方智能等二級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全市市管企業及子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63%,力爭年內提高到70%以上。
“上市一批”。在2019年全面完成萬華重大資產重組和整體上市的基礎上,泰和新材集團整體上市重大資產重組已于5月27日獲證監會無條件審核通過,泰和新材整體上市完成后,將成為繼萬華化學之后,山東省第二家國有控制的整體上市公司。冰輪集團整體上市已于今年3月份完成存續分立工作,密封科技首發上市申請已經證監會審核通過。積極培育萬華節能建材、海頤軟件、東方縱橫、新奧燃氣等后備上市資源。目前市管企業資產證券化率達65%,力爭年內實體企業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

“重組一批”。建煙臺軌道交通集團,劃入城發集團、交運集團、公交集團、蓬長客港集團等4戶市管企業國有股權。完成鹽糧集團、海商公司、萊動公司等市管企業重組整合,完成市國資委直屬企業管理體制調整,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從2019年的25戶調整為目前的13戶。
“提升一批”。通過改革實現提升,國豐公司作為我市第一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探索出了一條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新模式,目前國豐集團融資規模達300多億元,已發行兩期公募公司債40億元、中期票據20億元。新改組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2019年,累計融資140余億元,為東方航天港、芝罘仙境等31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2020年,全市市管企業開工項目83個、總投資2273.1億元,年內計劃投資446.86億元。
萬華化學自主開發的尼龍12全產業鏈技術,成功打破了國外公司技術壟斷,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偼顿Y168億元的萬華工業園二期項目加快推進,今年將實現年產100萬噸乙烯、40萬噸PVC能力,即將邁入千億級企業行列。
泰和新材對標美國杜邦,研發高性能防彈型對位芳綸開發項目,達到芳綸II國際最高防彈水平。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扎實推進、寧夏寧東產業園年產3000噸高性能對位芳綸項目主車間建設完工,未來5年將實現年產對位芳綸1.2萬噸。
冰輪成立3D打印智能成型工廠,綠色智能鑄造改造項目全面完工。
張裕葡萄酒城可雅白蘭地酒莊建成投產。
中集來福士交付全國首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一號”。
……

市國資委打造了“1+3+5”招商引資體系,組織成立全市首家專業化、市場化國有招商公司,啟動運營駐日、駐韓、駐港三個經濟合作中心,創新開展股權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園區招商、項目招商,2019年市管企業累計簽約項目15個、總投資600多億元,力爭2020年市國資委系統引進資金100億元以上、實際到位資金10億元以上。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萬華精神”閃耀引領
創新鍛造改革“主引擎”
而今的煙臺
在深化國企改革的路上
正以雷霆萬鈞之勢
奔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