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22日訊(通訊員 徐洪偉 王幫高) 6月21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教授林琪、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研究員蔣成功、山東省農技推廣總站研究員高瑞杰、山東省農業大學小麥育種專家李斯深,省農科院小麥育種專家劉建軍組成的百畝高產攻關方實打驗收專家組,對位于萊州市三山島街道諸馮村的山東登海種業第十九試驗場小麥新品種高產攻關進行了現場實打驗收。驗收結束后,專家組還圍繞小麥高產攻關改良技術進行了交流研討。
本次驗收的高產小麥是登海種業自主研發培育的新品種“登海206”,該品種從2006年開始設計,2019年通過國家審定。在今年早期遭遇干旱、倒春寒等不利氣候條件的影響下,首次獲得畝產835.8公斤的好成績,該品種抗倒性、抗逆性強,是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小麥新品種,增產潛力大、推廣價值高,受到了專家組們的一致肯定。
登海種業研發中心包括生物技術育種中心、種子質量控制與檢測中心、專業人才培訓中心,主要開展單倍體誘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細胞工程等高新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萊州以登海種業研發中心為基地,不斷通過種業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提高農作物品種自主能力,開展緊湊型高產玉米新品種選育和小麥新品種高產創建研發,努力打造成中國北方種業芯片之城。
一流人才研發出一流科研成果。萊州擁有省級以上種業技術研發中心5處,308個農作物品種通過省級以上審定(或登記),數量位居全國縣級市前列,成功被認定為山東省第一批、煙臺市首個小麥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高產玉米新品種掖單13號、金海5號、魯煙白豬等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以登海種業為龍頭的種業企業集群,累計在全國推廣玉米良種超過14億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1400多億元。
一流團隊孕育出高質量育種基因。以登海種業農科院為龍頭,萊州每年定期舉辦各類專家學者高層次研討會,聚積高尖人才,孕育創新育種基因。萊州先后有178個農作物品種通過了國家或省級審定,303個農作物品種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171個獲得了保護,品種權申請及獲得保護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位。獲得發明專利9項,榮獲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獎勵77項,其中“高產玉米新品種掖單13號的選育與推廣”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金海5號”的選育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夏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保持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成功育成的綠色糯玉米為世界首例。
據了解,目前萊州市各類種業企業超過200家,玉米良種年制種產量在8000萬公斤左右,年推廣面積約占全國種植面積10%,登海605、金海5號成為全國玉米生產的主導品種,育種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多億元,帶動養殖、種植下游產業實現產值1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