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6月30日訊(記者 許加薇 通訊員 曹璐梅 陳賀 李永明)6月29日上午,由中建八局承建的煙臺城發城市廣場項目作為煙臺市政務服務中心新址正式啟用。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出席啟用儀式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主持儀式,市領導王曉敏、朱秀香、吳承丙、王中、于松柏出席儀式。

嶄新窗口 服務企業發展 方便群眾辦事
煙臺市政務服務中心新址正式運行,是煙臺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廣大市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煙臺市政務服務中心是煙臺市推進政務公開、規范權力運行、統一公共資源交易一個重要的平臺,是服務企業發展、方便群眾辦事、展現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
中心定位綜合政務服務,進駐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300余項,進駐部門辦事服務大廳7個,設服務窗口289個,工作人員680余人。
大廳設置綜合政務、綜合警務、公積金、交通、社保就業、醫保、稅務、公用事業、便民服務、集中年檢10個窗口服務功能區,配套設置咨詢導服、自助服務、金融服務、中介服務、政務公開、檔案查詢服務6個公共服務功能區,集“行政審批、公共資源、公共服務、中介服務、黨群服務、電子監察”功能于一體。
高效建造 較常規工期縮短415天
煙臺城發城市廣場項目位于煙臺市萊山區銀海路46號,總建筑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地下三層,地上十七層。
中建八局項目團隊放棄春節休息,自2018年12月22日進場開展支護降水及土方開挖,得益于無縫銜接,穿插施工,項目各個節點目標順利完成。30天完成52萬立方土方開挖,其中春節期間不放假,一天出土3萬立方,一個月組織出土50萬立方。高峰期3500余人同時作業,24小時不間斷施工,15天完成4萬平方筏板;45天完成12萬平方地下三層施工作業;47天完成一區五層6萬余平方主體封頂;71天完成二區十七層8萬余平方主體封頂;90天完成內外裝。
從土方工程開始,7個月完成全部主體工程建設。雖受到疫情影響,但在2020年4月30日完成了一區政務服務中心移交,2020年5月30完成二區所有總包范圍施工內容。
業主單位煙臺市城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領導多次到施工現場指導,及時解決項目建設困難,對工程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確保了項目建設的高效推進。最終,項目相較常規工期縮短415天完成建設任務。

屢獲獎項 總承包管理保質量
該項目不僅憑借高效建造,實現完美履約,更是憑借先進的總承包管理模式,實現了品質建造,一舉斬獲建筑行業多個獎項。
項目獲評“山東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山東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一等獎”、“山東省優質結構工程”、“煙臺市優質結構工程”等建筑行業獎項。
在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下,中建八局統籌項目土建、安裝、智能、裝飾等所有專業施工管理,明確分工和職責,做到各專業深度融合,形成管理合力,提升總承包專業管理能力。設置計劃工程師,分四級管控,重點負責項目工期履約考核、協調各部門計劃管理工作,編制項目模塊計劃一、二級節點計劃等。
在設計環節,項目聯動設計院及業主優化施工工藝,每個主要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工藝優化,夯實過程履約基礎,先后對平面布置進行3次策劃,共形成圖紙20余份。配備在建合規規范30本,圖集10本。其中,運用BIM技術進行平面策劃,模型創建齊全,實現方案模擬及可視化交底,機電管線綜合排布、場地平面布置、圖紙會審、屋面及機房策劃、鋼結構深化優化得到了有效應用。
項目嚴格執行樣板驗收制度,貫徹樣板引路思想,編制樣板驗收施工方案及執行計劃。加強三檢制度的驗收管控,班組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由工程部驗收完畢,報質檢部門、業主及監理驗收,形成體系化驗收管控。
建設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項目部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先后通過“安康杯”競賽、“行為安全之星”、“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等多種方式,切實推動安全管理實效發揮。
黨建引領 防疫復工不掉隊
建設期間,中建八局積極打造“村站校家”四位一體服務平臺,包含黨員驛家、工地板房黨校、工友村、五福工地網絡醫院等各項工作和生活需要的硬件平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定制“黨員先鋒示范崗”標牌,現場劃分黨員“責任田”。開展黨建聯建,增強合力,共同推動工程建設。開展“超英廉潔文化示范點”創建活動,力爭實現“工程優質、團隊優秀”。
同時,聯合煙臺市總工會開展農民工慰問演出,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慰問活動,服務和管理好一線工人,并開展準軍事化管理,進行工程建設骨干員工重點培養,為工程建設取得的優秀成績提供了軟實力的支撐和保障。項目部獲評煙臺市住建系統“黨建領城建,工地筑陣地—紅色工地”先進單位。
結合工程實際,開展勞動競賽,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并對表現突出的班組、個人進行表彰,有效提高建設熱情,全面保障各項任務節點完成。項目部獲評山東省“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山東省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五賽一創”勞動競賽“優勝單位”和煙臺市“職工技術創新競賽活動示范企業”、“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當好主力軍、聚力新動能、建功新時代”勞動競賽“建功企業”。
疫情發生后,項目部第一時間進行溝通謀劃,在做好防疫防控的同時,做好復工復產策劃。針對制約工程進度的因素進行專題研究,倒排工期計劃,明確關鍵路徑。組建黨員戰“疫”先鋒隊,精準布防工作,強化責任擔當。以“點對點、一站式”專車形式接送勞務工人返程復工,做到1300余人進場,工人到崗率達原計劃人數的145%,并通過條幅、展板及防疫手冊強化疫情防控自覺性。疫情期間,項目成為煙臺市首個獲得市住建局審批通過復工復產的城建項目,實現了防疫復工“兩手抓”“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