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時刻7月2日訊(融媒體記者 萬瑞鵬)近年來,長島廣大干部群眾在省市兩級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支持下,勇于擔當、迎難而上,打響了退岸還灘、護海養海的生態保衛戰。如今,長島生態環境明顯恢復,綠色動能加快生成,人海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格局逐漸清晰,一幅碧海青山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這幾天,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大黑山島正在拆除海參育苗大棚。三年時間,島上原有的十萬平方米海參育苗場已經拆除了七成。長島黑山鄉黨委書記周宏亮:“剩余三萬平方米我們今天就正式開始拆除了,八月份全部拆除完,把它全部恢復成自然生態的岸線。”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副書記李俊杰:“老百姓實打實的投入在里面,你要給他拆掉了,那你補償要給他,第二個老百姓還有產業的問題,拆完了他干什么,要考慮轉產轉業,老百姓由原來育苗的,引導了我們的旅游產業,遠海海產品的養殖。”

拆除育苗場的同時,長島完成近岸養殖騰退1.26萬畝,自然岸線占比由38%提高到80%,建設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6處省級海洋牧場,漁業開始向深遠海轉移。同時,拆除80臺風機、噴播修復破損山體,經過多領域、立體化治理,自然海灘和海洋生物種群都在逐漸恢復生機,北莊村也迎來了真正的發展機遇。兩年前還猶豫不決的一家外地企業,今年投資700多萬元,利用北莊村的閑置老舊房屋,改建高端民宿,村民們每年能有三四千元租金收入,還能參與分紅。長島黑山鄉北莊村黨支部書記黃萬平:“他停了幾年他回來一看,這個變化很大,他又勾起了他的投資欲望。”長島黑山鄉北莊村村民王建君:“我這是最差一個,給俺拆了又蓋新房子,多少年以后這房子又是俺的,這何樂而不為。你看這多好,俺這撿了套房子,說實在的。”

打破舊飯碗,村民端起了生態金飯碗。2019年11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長島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長島國家公園創建也在穩步推進,有望爭創我國首批海洋類國家公園。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杰:“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生態保護生態修復,這是我們長期堅持的一項重點任務,始終會牢牢抓在手上。即要將我們生態修復的成果保護好,持續用力,讓老百姓生活在長島感覺到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