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本來是一個性格溫順、內向的人,最近卻象變了個人似的,經常煩躁、易怒、無緣無故的發火,情緒很不穩定,自己感覺身體那里都不舒服,家人和同事都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這是“心理中暑”的癥狀。
“心理中暑”的主要表現是情緒的不穩定和軀體化反應,導致情緒和行為的異常及身體的不適,輕者可以造成人際關系的不和諧,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重者由于經常發火,情緒不穩定使原來的生理疾病加重(如心腦血管疾病),引發一些意外的危機事件;或誘發新的生理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等。因此,在盛夏時節應該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必要的調適,防止“心理中暑”的發生。
一、保證充足的睡眠:持續的高溫天氣,破壞了人們的睡眠質量。心理學家認為睡眠是為了保持能量和避免傷害,睡眠質量的下降影響了人的情緒變化,使應激能力下降,處理問題往往情緒化。因此必須積極改善睡眠質量,保證充足的睡眠,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
二、保證充足的營養:夏季合理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尤為重要,營養均衡的飲食,可以有效緩解人的焦慮情緒。多吃一些粗糧食品和清熱瀉火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黃瓜等。堅持每天喝些綠豆湯,多喝水,少喝酒,少吃油炸食品,適量食用蛋白質,補充身體的營養,保證大腦的營養供應。
三、穩定自己的情緒:遇到事情要冷靜,多溝通少埋怨,克制沖動情緒,學會大度的寬容別人,可以有意識的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杜絕非原則性矛盾的激化。可以在辦公桌上放一張制怒的提示:“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心靜如水”“憤怒傷身”等,能起到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還可以經常聽一聽音樂,讀一讀詩歌,陶冶情操。
四、提高心理應激能力:學會幽默的處理問題,消除不良情緒的干擾,尋找樂趣。生活中應多一點笑聲和幽默,當你逗笑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很開心。幽默的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可以舒展心情,使自己的神經得到松弛,并可以減少不良思維的切入,起到自我寬慰的作用。總之,做好夏季心理的自然調適,給自己的心理一份清涼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