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2020-07-25 15:43:5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黃河菏澤段位于黃河山東段最上游,河道長度185公里,有設防大堤156公里、險工14處、控導工程18處、順堤行洪防洪工程2處、引黃水閘9座等。7月25日上午,記者跟隨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報道活動采訪團來到鄄城縣桑莊控導工程現場。
“人民治黃初期,菏澤河段兩岸堤距較大,控導工程很少,無法控制河道河勢,主槽左凸右凹,擺幅劇烈,導致兩岸多處塌地掉村,可謂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菏澤黃河河務局局長劉九杰介紹,人民治黃以來,經過艱苦努力,初步建成了由堤防、險工和河道整治工程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為戰勝黃河洪水提供了物質條件。
桑莊控導工程全長582米,2016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4月完工。該工程的建設起到了控導河勢、保護灘區、保護村莊的作用。
據了解,該工程修建前,由于長期水流淘刷,甚至洪水期大溜頂沖,導致蘆井控導工程上首灘地坍塌長度達1500米,最大坍塌寬度480米。坍塌不僅減少了灘區面積,而且一旦發生大洪水,極易發生滾河或順堤行洪,從而造成鄄城左營灘、鄆城徐碼頭灘兩個灘區8.6萬畝耕地淹沒,對灘區耕地、2萬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形成嚴重威脅。
“該工程建成后,河勢明顯改善,穩定了河槽、護住了灘區,工程下游灘區新淤積了上千畝灘地,為群眾耕作創造了有利條件,不僅保護了黃河大堤的安全,而且為改善民生和灘區群眾脫貧打下了基礎。”劉九杰說。(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毛鑫鑫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