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5日訊(記者 楊淼)山東是海洋經濟強省,煙臺也正在打造海洋經濟大市,發展海洋經濟是國家賦予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使命。在“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山東自貿區云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立足海洋資源優勢,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一大特色。煙臺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海洋資源豐富,海工裝備產業基礎雄厚,如何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打造海洋智能制造基地,是煙臺片區時刻關注且全力以赴推進的。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圍繞海洋生物產業,煙臺片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海洋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以最快捷高效的方式完成苗種從入境到入廠、從入池到入箱的多次中轉業務,打造“從一粒魚卵、一套裝備到一條完整產業鏈”支撐種業發展的煙臺模式。
針對水產品,煙臺片區以臨空經濟區和臨港經濟區建設為抓手,正在著力推進冰鮮水產品口岸和指定監管場所等載體建設,啟動開發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水產品溯源平臺,著力于打造東北亞水產品加工及貿易中心。
山東作為全國唯一的海洋牧場試點省份,煙臺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城市,在全國首創“多方聯動構筑海洋生物資源大養護格局”、“‘閉環管理’聯動機制破解海洋牧場融資難題”兩個案例受到農業農村部行業主管領導肯定性批示。
與山東省海洋局共建的八角灣海洋科創中心,目前已有包括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與育成中心、泛海海工等10余個高端科創平臺入駐。
落戶的500強項目煙臺經海海洋,將推進海洋牧場百箱計劃實施,探索“海工+漁服”模式,聚力發揮煙臺海工裝備優勢,目標建設亞洲最大的海洋漁業規模養殖基地。
負責人表示,在煙臺邁向海洋經濟大市的征途中,煙臺片區有信心爭做自貿試驗區海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