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青年人才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活力和希望所在。今年以來,煙臺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聯合推出“青鳥歸來 揚帆煙臺”引才留才計劃,以“愛在煙臺”濃濃鄉情為牽引,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吸引更多省內外煙臺籍青年人才情系家鄉、學成返鄉,為煙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7月以來,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參與自貿區煙臺片區建設,由煙臺開發區工委黨群工作部主辦,開發區團委、開發區公共就業中心承辦的首期“青鳥計劃,筑夢業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公開招選來自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48名開發區籍為主的在校大學生,到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社會實踐,為青年人才提供感知煙臺、筑夢煙臺的機會。隨著各地高校陸續開學,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暢游自貿
展現城市發展的新面貌
為讓在校大學生感知家鄉新變化,做好家鄉的“宣傳員”“招引員”,煙臺開發區組織開展“感知開發區”活動,全方位展示開發區建區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蝶變。
展現科技發展新面貌
科技決定城市未來。為了大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開發區科研發展前沿,讓科技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學生們前往業達智谷創新創業成果展廳、騰訊新工科研究院、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煙臺)園等進行參觀學習、體驗vr場景等科技產品,感受城市創新活力。
展現企業發展新面貌
企業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學生們走進萬華化學集團展廳、“業達藥谷”榮昌生物醫藥園、上汽通用東岳基地生產車間、正海集團展廳等,以自身視角了解企業發展及人才創新形勢與現狀。
展現文化發展新面貌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在煙臺城市黨建學院,學生們見證了廢舊工廠的華麗蝶變;在33號書院,學生們聞到了這座城市的書香氣;在費東村民俗文化博物館,學生們感受到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展現自貿區發展新面貌
“自貿區”是這座城市的新名片。學生們走進自貿創谷招商服務中心及中韓、中日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參觀,部分學生還加入到“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上海推介會暨科創離岸雙向孵化基地啟動揭牌儀式”“中日韓工程技術大會”及“中日韓體育文化(煙臺)產業園開園儀式”的籌備、組織工作中,在實踐中深入了解自貿區含義。
投身實踐
教授干事成事的真本領
調研摸底,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為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踐鍛煉機會,煙臺開發區在初期充分做好摸底調研推衍工作。重點對報名人數、專業、年齡、就讀城市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全區年度工作規劃、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部門年輕干部培養建設情況等諸多因素,綜合設置5大類、48個崗位,確保做到人崗相適、科學搭配。
人崗相配,量身定制實踐計劃
為更好的達到鍛煉效果,煙臺開發區為每位來區實踐大學生定制崗位任務。在招商局中日產業園,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研究生進行了日企相關資料的翻譯核對工作;在經發科創局,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研究生協助小微企業信貸補貼的發放;在團區委,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專業研究生參與“希望小屋”調研及兒童關愛活動、協助開展“青聚金沙灘”青年企業家座談會……
溫情相加
傳遞愛才留才的真感情
分組制+導師制,凝心聚力優服務
為了讓學生對城市產生歸屬感,煙臺開發區為每名實踐學生定制專門工作服、文件包和工作證等,并按照工作單位及性質對學生進行分組。報到對接結束后,各部門青年導師將實踐學生領到工作崗位,在指導業務的同時主動關心他們的生活與心理狀態,讓學生感受大家庭的關懷。
明信片+紀念冊,回憶難忘寄深情
在實踐鍛煉活動總結大會閉幕式上,煙臺開發區為每名實踐學生精心準備了自貿區標志性建筑物手繪明信片及活動紀念冊,并將實踐全過程錄制成片,贈予他們一份特殊的回憶。
傳幫帶+推介會,助力成長繪藍圖
為發揮“傳幫帶”作用,擴大活動影響力,也為明年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煙臺開發區組織區內2020年優秀高中畢業生一同參加閉幕式,實踐學生同學習學妹們交流了實踐收獲與心得。閉幕式上還舉辦“煙臺開發區就業創業推介會”,向學生介紹了開發區的就業創業環境與優勢。后期,開發區將在各大城市成立“青鳥驛站”,為開發區青年人才提供助學資金、實習實踐、就業創業、維權保障等方面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