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本W絡主題活動于9月22日-24日舉行。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 今天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本W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東營黃河文化館,在這里探尋黃河故事。

黃河文化館,又稱國家方志館黃河分館、東營市方志館,是東營市第一家國字號場館,集藏書、閱覽、研究、展陳等功能于一體。關于黃河、東營的故事,都可以在黃河文化館中找到答案。

文化館共四層,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文化館建筑方正,形似中國傳統禮器——鼎的造型,正面上方鑲嵌著黃河兒女戰天斗地、繁衍生息的巨幅浮雕。

黃河文化館以“志說黃河、志說東營”形式給大家展示一個宏觀、立體、人文、生動的黃河,以再現黃河的波瀾壯闊和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場館以“大河奔流”為主題,分為“中華母親河”“魅力黃河口”兩大板塊,通過八個展廳,從河圖、洛書開篇,講述了黃河起源、大禹治水、歷史上黃河六次大改道、沿岸風土人情、東營的歷史文化、勝利油田的開發利用、當代黃海入?诘臐竦乇Wo等篇章。

在黃河三角洲實景展示中,人們能夠體會到黃河口的四季變幻。

沿著黃河流域的歷史腳步,觀看復原的古人類生活場景,借助“全息投影”技術360度旋轉欣賞館藏文物,從復原的制鹽場景了解東營鹽業文化,聽聽勝利油田的故事。

“黃河寧,天下平。”幾千年來,中華兒女與母親河黃河之間的交流從未停止。黃河文化館于2018年5月29日正式開館,截至目前,接待游客近30萬人。

閃電新聞記者王淥楊麗辛晟瑋 攝影尹承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