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華僑華人無論身處何方,始終與我們同根同源、一脈相承,他們有艱苦奮斗的開創精神,有血濃于水的家國情懷,有拳拳愛國心,有殷殷報國志,在煙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遺余力,積極貢獻才與智。近期,煙臺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組織開展【煙臺僑界風采】采風活動,講述僑界助力經濟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的感人故事,進一步凝聚僑界力量,展現僑界風采。
【煙臺僑界風采】雋秀生物創業創新團隊: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的中國名片

膠東在線10月13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趙亮 焦志洋 王海妍)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攀登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巔峰;抗擊疫情沖在前鋒,四個分工小組日夜奮戰在一線……作為一家有著僑海背景的高新技術企業,煙臺雋秀生物創新創業團隊凝聚了國內外精英和業界翹楚,堅守報國初心,研發出一批高水平、有特色、能跟國際接軌、臨床一線亟需的高端醫療器械產品,打造出一張屬于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中國名片。
2015年,首創兩項世界產品——可降解神經修復膜和神經導管;
2018年,國內首款“人工韌帶”研發成功,預計三年內產值可過億元;
除此之外,脊髓修復技術令雋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再次登上神經修復領域的巔峰,為中國的大健康產業又添殊榮……
22項專利,這個由22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創業創新團隊,僅僅用了八年時間,一舉打破外企對我國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技術壟斷。
“這樣的成績,令我們無愧于報國初心。未來的展望,要讓這張高端醫療器械的中國名片叫得更加響亮。”采訪中,公司董事長高秀巖向記者介紹,走上研發高端醫療器械之路,緣于自己早年在比利時進修接觸到了歐洲國家發達的生物技術,尤其是人體組織修復材料技術。“與國內這一領域相比,他們的技術領先優勢非常明顯,當時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他說,一定要發展中國的人體組織修復材料技術。
回國之后,高秀巖就著手創辦了生物技術公司,決心把中國的人體組織修復技術做大做強,拉近與國外技術的距離并最終完成替代。

然而從無到有,再做到領域尖端談何容易?基礎設施,研發平臺,人才引進……創業初期的高秀巖步履維艱。2014年,公司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前期已經投入2000萬的研發資金,然而產品卻遲遲不能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焦慮、疑惑、不安的情緒占據上風時,也有過退縮的念頭,可這與我當初回國科技興邦的初心背道而馳。團隊中,有著僑海背景的科研人員也都憋著一股勁兒,一門心思想要揚威民族產業。”高秀巖沉浸在回憶中,那段艱難的歲月令整個團隊更加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

“搭建先進的研發平臺,形成從研發、送檢、動物實驗、注冊、生產、銷售的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產業閉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高端醫療器械這個領域中突出重圍。”高秀巖孤注一擲,通過融資方式搭建起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創新平臺,與國際接軌,助園區內企業孵化,暢通上下游供應鏈。平臺吸引了多名國家級、省級等高端人才的全職加入,組建了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團隊,團隊中70%以上具有碩士以上學歷。這支素質過硬的研發隊伍,相繼研發成功了十幾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部分產品上市后可以加快進口替代的進程。

濃濃愛國情,拳拳報國心。作為國務院僑辦重點華僑華人創業團隊,雋秀生物在危難時刻盡顯擔當作為,以“僑海報國”的赤子情懷,為打贏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全力以赴。
今年年初疫情開始之后,早在大年初三,該公司就立刻成立了科技攻關、疫情防控、檢測、海外聯絡四個小組,其中科技攻關小組連續奮戰八個晝夜,成功研制了——抗菌噴霧型液體敷料,此產品作為疫情防控物資已被列入2020年煙臺市科技創新發展計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攻關專項)項目。產品達產后,公司將第一批生產的液體敷料產品全部無償捐贈。到目前,該公司已經發起了十余次捐贈活動,向開發區應急管理局、福山慈善總會、芝罘區兒童福利院、萊山疫情防控指揮部、老年公寓、十余所中小學、幼兒園、居民小區等累計捐贈4000多瓶,價值近100萬元。
雋秀生物最先擔起留創園區公共設施消毒的職責,制定了詳細的消毒計劃,對留學生創業園三號樓大廳、走廊及樓梯,進行全面消毒行動。在疫情最緊張的時期,也堅持完成消毒工作。同時,該研發團隊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檢測小組建立了醫用防護材料的檢測體系,為煙臺市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轉產、投產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支持,承擔了煙臺市防疫物資企業40%的檢測任務。
作為具有僑海背景的創新企業,雋秀生物利用自身海外聯誼的優勢給煙臺籍及國內的留學人員郵寄防護用品,做心理疏導,讓他們盡快從疫情嚴重的國家返回中國提供幫助,在疫情期間為社會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