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0月20日訊(通訊員 劉燾) “要沒有政府的幫助,俺家的天,真就塌了。”見到冷進國時,他擎著殘疾的右手連連作揖,眼里的淚就那么奪眶而出。
冷進國是海陽市留格莊鎮蒲萊河村人,今年75歲,2007年工作時發生意外,右手被機器絞斷,造成三級殘疾,從此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當時都絕望了,俺倒下了,這個家怎么辦?”
冷進國的二兒子冷本杰今年接近50歲,11個月大時不幸患上腦膜炎,為精神二級殘疾,一直由老兩口照顧著,每個月至少要花費300多元的醫藥費,整個家庭不堪重負。
冷進國的“絕望”止于國家的好政策。2018年,蒲萊河村被確定為煙臺市200個扶貧工作重點村之一,在留格莊鎮黨委、政府的支持領導下,在對口幫扶單位煙臺市公安局、煙臺公交集團的幫扶下,駐村第一書記帶領蒲萊河村黨支部扎實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摘掉貧困村“帽子”。
村子一天天好起來,蒲萊河村又將幫扶貧困戶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內容,用足用活針對貧困戶的各類扶貧政策,全力幫助扶貧對象脫貧,冷進國便是其中一員。如今,冷進國夫妻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低保補助,冷本杰享受上了“特困供養”,目前每月享受補助700元。同時,村里又給冷進國爭取了孝德基金和“扶貧公益崗”,負責村內環衛保潔,每月300元務工補貼,每年可拿到手3500元,同時享受100元的意外險。
生活上有了保障,冷進國的“家庭簽約醫生”定期隨訪,也為一家人解決了醫療擔憂。2019年,家庭醫生董凱明在對冷進國隨訪時發現其身體異常,去大醫院檢查發現是膀胱癌。
因為家庭醫生的及時發現,讓冷進國的病得到及時救治,可是,一場手術下來,將近7萬的手術費再次將這一家人砸向“窮根”的深淵。“別怕,咱貧困戶有特殊的醫療報銷政策!”海陽市鎮幫扶干部登門看望時的話,就像一雙有力的雙手,瞬間把這一家人拉了回來。
就這樣,冷進國的醫療費,除了政府給繳納的二檔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外,商業補充險——扶貧特惠險又給予了80%的補償,這樣下來,冷進國只需自己掏1萬多元。作為冷進國的幫扶人,從第一、第二幫扶人,到鎮扶貧辦負責人、駐村第一書記,紛紛伸出援手自愿捐款。村第一書記董峰組織煙臺愛心企業和個人,不定期地提著米面糧油登門看望,大大節省了冷進國的家庭生活支出。
“農村人嘴笨,不會說好聽的,就是感謝黨和政府,讓俺家的天,沒有塌下來。”冷進國舒了一口氣,對于未來,他們一家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