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月6日訊(通訊員 李田政 韓玉斌) 產品質量安全是公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重點問題。今年以來,煙臺市蓬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切實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始終把產品質量安全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抽查,為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聚焦新冠疫情,密織防控“安全網”。非醫用口罩、熔噴布屬重點疫情防控物資,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為確保質量安全,該局對全區非醫用口罩、熔噴布的生產情況開展全面摸排建檔,建立非醫用口罩、熔噴布生產企業日報制度,每日更新《企業名單》,及時發現轄區新增生產企業。現場監督指導非醫用口罩、熔噴布生產企業,累計出動116車次、300人次對轄區6家在營和待產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3家在營和待產熔噴布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按照應檢盡檢的原則,進行品種全覆蓋的產品抽檢。為企業發放《質量管理指南》,引導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提升產品質量。
聚焦重點產品,守好質量安全底線。把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作為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圍繞《2020年產品質量重點產品監管目錄》和產品特點,確定產品監督抽查計劃,并按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了35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在政府網站公示。依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累計出動812人次,抽檢產品401批次,其中非醫用口罩3批次,熔噴布1批次,成品油148批次,車用尿素10批次,化肥150批次,消防器材10批次,電器19批次,眼鏡5批次,水泥5批次,乙炔2批次,電線電纜10批次。檢測結果均在政府網站公示。配合煙臺市局,抽檢消防器材10批次,成品油69批次。
聚焦環保要求,打好“綠水青山”保衛戰。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該局認真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扎實開展了成品油、車用尿素、地膜及塑料袋、水泥、煤炭、傾倒危廢等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健全水泥、成品油、車用尿素主體臺賬,全面摸排地膜及塑料袋、煤炭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動態化監管,適時更新相關生產、經營業戶信息。出動296人次,對轄區內59家加油站、4家油庫、4家車用尿素生產企業、7家地膜及塑料袋經營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全年成品油、車用尿素抽檢合格率為98.7%,比“四減四增”任務目標高出0.7%。
聚焦證后監管,開展“專家出診”檢查。加大工業產品許可證企業證后監管力度,指導16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提交年度自查報告,4月底前全部順利完成年審工作。按照《山東省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實施細則》要求,出動20人次,分別組織行業專家檢查組對5家水泥企業、2家危化品企業、3家食品相關產品企業的生產資質情況、生產條件保持情況、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守法經營情況5個方面開展監督檢查。對查找出產品檢驗、設施設備等方面問題,要求企業30日內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出動人員現場復核,確保整改工作落實到位。針對市場監管總局監督檢查反饋結果,組織轄區內1家食品相關產品獲證企業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開展實地核查驗收。
聚焦熱點領域,把好質量安全“落實關”。為提高產品質量,消除安全隱患,組織開展兒童學生用品、電動自行車、衛星地面接受設施、機動車輛、電線電纜、再加工纖維、消防產品等各類專項整治。出動執法人員180人次,檢查1家學生用品生產企業、1家學生校服生產企業、25家校園周邊商店等經營單位;檢查24家低速電動車經銷單位;核準1家相關企業不經營“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檢查3家汽車改裝企業;檢查3家漆包線生產企業。為提高消費者認知,維護消費者權益,開展“愛眼日”、“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等消費者教育活動。通過電視新聞形式,邀請專家宣講用眼、護眼知識;編制印刷家電、凈水器、床上用品、兒童用品、化肥5類產品質量宣傳材料2000份,廣泛宣傳消費品質量安全知識,引導公眾科學消費、理性消費、綠色消費。